中新社合肥1月14日電 題:外派華文教師心聲:“做好準備,共迎春來”
【資料圖】
作者 儲瑋瑋
“曾經指導的一位菲律賓華裔高中生,目前已成為當地華校的實習華文教師,這是兔年最好的禮物。”外派華文教師何麗日前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說,臨近中國春節,自己每天都會收到來自海外學生發來的節日祝福。
何麗是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二小學語文教師,有30余年教齡。2018年至2020年間,她分別前往菲律賓密三密斯光華中學和晨光中學,除日常教學工作外,還指導、培養當地華文教師。
“海外僑胞的尊重、華人華裔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讓我很感動。”何麗說,自己連續兩年參與華文教育研習班教學講座,400人的現場座無虛席,大家認真聽講頻繁互動。那一刻,讓她堅定要當好“文化傳播使者”。
何麗認為,海外華文教育應從興趣入手。在菲律賓期間,她針對華語零基礎的學生,通過教授華語歌曲,舉辦華語歌曲比賽;利用練毛筆書法、剪紙識字;邊跳長繩邊唱歌謠、背唐詩等,激發他們學習華文的興趣。在家庭日,何麗帶著學生包餃子、做蔥油餅等,并介紹中國各地的文化習俗。
回國三年來,何麗一直通過線上與學生們保持聯系,教學指導工作從未間斷。“疫情之后,我相信海外華文教育的前景一片大好,也期待著早日與學生們線下相聚。”
來自宿州學院的劉明龍是一名專業武術教師。2019年,在安徽省僑辦承辦的“華文教育·名師巡講”(馬來西亞)活動中,他承擔中國武術的教學任務。
初次上課,劉明龍教授學生們武術抱拳禮,講授其內涵,深受學生喜愛,并貫穿到課上課下每個環節。“學生見到老師,第一件事就是行抱拳禮,向老師問好。”劉明龍說,這是中華武術武德的體現,也感受到了他們對中國武術的崇拜。
在實踐教學中,劉明龍針對學生的年齡和武術基礎分組教學,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同時,穿插武術理論知識講解,讓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每個動作他們都很用心在學,對沒有接觸過的刀術、長拳等項目,求知欲很強。”
在2022年海外華文教師線上研習班(安徽)上,劉明龍擔任武術主講教師,向來自菲律賓、印尼、緬甸等18個國家的233名海外華文教師講授了中國武術的起源、武術套路教學、武術國際傳播與實踐等內容。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中國武術都有很高的熱忱,我對武術在海外的傳播很有信心。”劉明龍說,海外教學經歷也是自我學習和提升的過程,為中華文化走向海外提供豐富經驗,將繼續發揚和傳承好中國武術。
疫情之下,線上教學的挑戰曾成為海外華文教育的一大困境。如今,“做好準備,共迎春來”是外派華文教師共同的心聲。
宿州市第十一小學的外派華文教師丁勇認為,優化防疫措施后,華文教育事業也將再度迎來春天。未來,除了選派優秀教師赴海外,還可以互相組織師生訪問團交流,讓華文教育基地與海外華校結成聯誼單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繼續做好華文教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