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福州1月13日電 (記者 龍敏)13日,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金銀墻作法院工作報告時指出,福建依法審結“章公祖師”肉身佛像追索案,成為中國通過司法渠道跨國追索文物的開創性案例,創設了“中國版”國際司法裁判規則。
官方資料顯示,“章公祖師”肉身坐佛像供奉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陽春村和東浦村共同擁有的普照堂內,1995年12月被盜,下落不明。
2015年3月,匈牙利一博物館展出一尊肉身佛像。經認定,該佛像即為普照堂被盜佛像。此后,當地村民代表在中國和荷蘭進行平行訴訟,對佛像進行追索。
2020年12月,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定被告向上述兩村村民委員會返還佛像。2022年7月,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章公祖師”肉身佛像追索案意義不僅在保護民間信俗文化、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更重要的是創立了“中國版”國際司法裁判規則,彰顯了中國司法的國際地位。
保障高水平對外開放已成為福建司法的突出特點。金銀墻指出,過去五年,福建法院主動融入海絲中央法務區建設,設立廈門、泉州國際商事法庭和廈門涉外海事法庭,打造國際商事海事爭端解決優選地。
同時,福建法院深入實施涉外審判精品戰略,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1.46萬件,其中包括依法審結“章公祖師”肉身佛像追索案。(完)
關鍵詞: 章公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