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11日電(記者 黃慧)數字經濟時代下,商圈和商店如何與時俱進,變得更加“智慧”,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數字經濟大省浙江,提供了一種思路。
記者11日從浙江省商務廳獲悉,在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引領下,浙江近年來聚焦基層商圈“品質消費做不強”“公共治理抓不實”“配套服務跟不上”“商業決策定不準”等痛點難點,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市兩級智慧商圈創建行動,實現了多方面領先。
探路先行,也讓浙江收獲了亮眼“成績單”。日前,商務部正式發布首批全國12個示范智慧商圈、16家智慧商店名單。其中,浙江省杭州市湖濱商圈、武林商圈2個商圈,湖濱銀泰、解百商業、杭州大廈3家大型商業體榜上有名。
(資料圖)
從榜單數量看,浙江以“2商圈+3商店”與廣東齊平,居全國各省區第一;湖濱商圈以“1商圈+2商店”與南京市新街口等商圈齊名,并列全國各商圈第一。
將目光對準距離西湖僅“一步之遙”的杭州湖濱商圈,這里集聚著湖濱步行街和5大商業主體,擁有商業店鋪超1300個,也成為外地游客必打卡的地標之一。
據介紹,數智賦能之下,湖濱商圈在浙江全省率先上線智慧商圈大數據平臺,并不斷迭代創新,針對75%以上客流為年輕人的特點,進行精準招商和業態調整,形成了融合文化休閑、旅游購物于一體的沉浸式消費體驗場景。
這是一個縮影。浙江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創建智慧商圈,浙江率先在制度和理論創新方面發力,先后出臺了相關文件和標準。同時,首推建設、運營、管理和評價的閉環工作機制,開展省市兩級示范創建,實現多跨協同和梯度培育,扎實推動智慧商圈創建行穩致遠。
在大數據運用與賦能方面,浙江在全國首創省級大數據平臺:以“141N”為總體架構,建設浙江省智慧商圈平臺,匯集10余個部門23項2000多萬條公共數據、9項9000多萬條市場數據,通過統一數據、技術和評價標準,開發普適化組件工具,賦能基層商圈進行智能化改造和協同化發展。
智慧商圈成效如何,還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便民”與“惠商”。
據悉,該省針對商場和商戶開發了“一鍵辦展”應用,實現會展活動多部門線上并聯審批,企業耗時從原來的5天以上降至2天內;針對投資開店者開發了“智慧選址”應用,讓眾多中小商戶享受到數據化精準決策服務;100%的商圈完善了第三衛生間、盲道等設施,有效改善了消費者“逛”商圈的體驗。
下一步,浙江將優化智慧商圈扶持政策,擴大試點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培育一批業態融合互補、設施智能高效、功能便利完備的智慧商圈和體驗良好、服務精準、管理智能的智慧商店,充分激發商圈消費活力。
例如,該省將進一步發揮“智慧商圈發展指數”對基層商圈建設、運營的指導作用,推動業態匹配分析、客流監測預警、商圈吸引力、智慧招商、一鍵辦展等系列組件的貫通賦能,呈現更多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更好地滿足居民品質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完)
關鍵詞: 14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