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僑網1月1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再現“應節”詐騙,警方于1月9日發文提醒公眾,在網上購買昂貴食材或是佳節食品和飲料時,須格外謹慎小心。文告指出在去年12月,已有至少167人落入網絡騙子的陷阱,購買促銷商品,損失總額至少3萬新加坡元。
騙子一般上會以“賣家”的身份,在社交媒體如臉書或Tik Tok上貼文,吸引公眾消費。當受害人通過臉書發信息或通過Tik Tok上的鏈接聯系賣家和下單后,賣家就會提供銀行賬號供買家轉賬。另外也有一些受害人被引導到虛構的網站,輸入信用卡或轉賬卡(debit card)資料以及一次性密碼(OTP)。
記者上臉書搜尋,發現此頁面仍存在,不少網民發文表示自己被騙,警告其他人不要落入陷阱。其中一名網民稱付了190新加坡元,不僅商品沒如期送到,對方也屏蔽他,即便已向臉書舉報,但對方仍繼續做直播。
警方提醒公眾,若促銷過于誘人要三思,尤其更要小心設有時限的促銷。公眾應避免預先付款,轉賬給陌生人的賬戶更要小心。此外,不要點入鏈接,而是進入官方網站確保真有此促銷。
關鍵詞: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