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美國流行的XBB毒株尚未展現更強傷害性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張思思 環球時報記者 范安琪 趙覺珵】編者的話:中國疾控中心日前發布信息,介紹了國內監測到奧密克戎變異株XBB進化分支的存在情況,同時也表示,我國短期內“由XBB系列變異株(包括XBB.1.5)引發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低”。XBB系列變異株2022年8月在印度首次被發現,隨后在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多國流行。特別是近期,XBB.1.5在美國國內正快速傳播。《環球時報》記者就 XBB變異株在美國的實際傳播情況及相關問題進行了調查和采訪。白宮衛生官員提醒民眾,“不要急于對 XBB.1.5 產生恐慌”。在受XBB.1.5影響最大的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當地民眾生活如常,一些政府部門和學校強調做好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美國輿論和多位國外專家認為,XBB傳播性更強,但沒證據表明它會比其他變異株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資料圖】
感染病例四成由XBB.1.5引起
美國疾控中心去年底、今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目前約有四成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高傳染性的XBB.1.5引起的,主要癥狀包括呼吸困難、頭痛、喉嚨痛、鼻塞、疲勞和發燒等。相關報道稱,沒有證據證明XBB.1.5比其他毒株更容易導致患者嚴重的腹瀉或腸胃道其他臨床表現。因此,人們不必跟風囤積相關藥品。
美國疾控中心冠狀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部門主任芭芭拉·馬洪近日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采訪時表示,沒有跡象表明XBB.1.5會比任何其他變異株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美國《國會山報》1月4日刊發題為《白宮衛生官員警告,不要急于對 XBB.1.5 產生恐慌》的文章稱,白宮衛生官員表示,“尚不清楚該變異株是否更危險”。一位白宮新冠疫情應對協調員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幾周時間內XBB.1.5導致的病例從4%增加到 40%,是一個“驚人的增長數字”,該毒株免疫逃逸能力強。但他同時表示,“尚不清楚XBB.1.5是否比以前的變異株更危險”。
對于經歷過一波又一波疫情沖擊的美國民眾來說,XBB帶來的恐慌確實非常有限。有人這樣跟帖白宮新冠疫情應對協調員發布的信息說:“同樣是突發消息,但現在是2023年,沒有任何人會那么關注它了!”
波士頓民眾:每年冬季病人都會增加
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受XBB.1.5的影響更大——該變異株引起的病例近期占比超過50%,最高時達75%。新英格蘭地區包括緬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馬薩諸塞州、羅得島州、康涅狄格州。馬薩諸塞州政府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1月中旬以來,新冠病毒感染人群出現一個小的增長高峰。截至去年12月27日,核酸檢測陽性比例從11月13日的5.56%直線上升至11.17%。感染人數在此期間出現成倍增長,從去年11月中旬日均600多病例上升到圣誕節前后的1300例左右,入院就診人數11月底時日均為547人,12月底時日均為987人。
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是新英格蘭地區的最大城市,也是這一地區的經濟與文化中心。《環球時報》駐美特約記者的一位家人年初到波士頓一家醫療中心看病,當他按預約好的時間——上午9時到達醫院時,發現等候看病的人比往常確實多了不少。不過,當地人認為:“每年冬季,醫院的病人都會增加,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肯定也比較多,但是我們并沒有看到或者聽到有醫院出現超負荷工作的消息。”
美國疾控中心的芭芭拉·馬洪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雖然美國各地的整體新冠病毒確診者住院人數有所上升,但XBB.1.5感染比例最高的東北部各州的住院人數并沒有出現明顯的異常。至于是什么原因讓新英格蘭地區成為XBB的“重點照顧對象”,美國媒體和相關專家都沒有給出答案。
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新英格蘭地區最近呼吁民眾在密集等場所做好個人防護。1月3日,馬薩諸塞州地方頻道WCVB報道稱,波士頓市以及至少另外兩個市鎮要求學生、教師和工作人員在寒假結束返校時戴口罩,并強調戴口罩“是為了防止新冠、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傳播”。
除學校外,新英格蘭地區有些市鎮也發出“非強制戴口罩的建議”。美東時間1月4日,馬薩諸塞州西部的斯普林菲爾德市發布聲明,建議人們戴口罩,尤其是有基礎病者和老年人。聲明稱,如此建議是出于“極大的謹慎,以及基于來自州、郡的XBB1.5的報告”。
英國專家:沒必要特別限制美國旅行者
相關報道稱,新年年初引起人們注意的XBB.1.5于去年10月在美國首次被發現,并傳到英國、加拿大等國。英國愛丁堡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教授馬克·伍爾豪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XBB.1.5 尚未被世界衛生組織單獨列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VOC),但它正在美國迅速傳播。在他看來,截至目前,XBB系列變異株似乎并沒有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但如果未來它導致大量病例出現,就可能會給各國的衛生系統帶來問題。因此,目前需要做的是密切關注這一變異株。
伍爾豪斯說,XBB系列變異株在沒有引起特別重視之前就已傳播至約 70 個國家和地區,因此,沒有必要對來自美國的旅行者施加特別的限制。
日本國立長崎大學病毒學家北里海雄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更關注XBB.1.5強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因該系列變異株曾引發新加坡感染病例激增,也被一些人看成是“現存最厲害的新冠變異株”。他認為,一般來說,病毒的廣泛傳播容易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但目前在中國流行的新冠毒株主要還是在國外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中的BA.5.2和B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