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8日電 題:中國首次散船進口巴西玉米 輸華走廊正式打通
(資料圖)
中新財經記者 龐無忌
中國首次散船進口巴西玉米。
7日一艘從巴西桑托斯港駛來的貨輪在廣東麻涌港靠岸停泊,船上滿載由中糧集團進口的6.8萬噸巴西玉米。在完成嚴格的檢驗檢疫后,這批飼用玉米即將通過水運與陸運的形式快速送達國內飼料企業的手中。
據介紹,這是中國首次散船進口巴西玉米,標志著巴西玉米輸華走廊正式打通,對加強中巴農業合作、維護全球農業供應鏈安全穩定等產生積極深遠影響。目前,中糧集團采購的巴西玉米,正陸續抵達國內。
位于南美洲的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玉米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國,玉米年出口量超過4000萬噸,約占全球玉米出口的四分之一,與北半球產糧國季節互補。打通巴西玉米輸華通道,可形成北美、南美、黑海互為補充的玉米多元流通格局,更好平衡季節性、區域性波動。
2022年5月,中國海關總署與巴西農業部簽署了《巴西玉米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修訂版),解決檢驗檢疫技術問題,開啟巴西玉米輸華的大門。
2022年11月,海關總署更新巴西玉米出口商名錄,標志著巴西玉米輸華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由中糧集團進口的第一船巴西玉米抵達廣東麻涌港 中糧集團供圖中糧貿易有關負責人馬同超表示,我們期待加強中巴農業合作,愿盡最大努力把巴西優質農產品引入中國,既解決巴西農民農產品銷售問題,也滿足國內農產品需求,實現互利共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與中糧國際密切協同,深入研判市場,積極采購巴西玉米,周密安排船期和航線,實現了巴西玉米第一時間運抵我國。
中國與巴西同為發展中國家、金磚國家,雙方長期以來不斷加大經貿合作力度。中國是巴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巴西是首個與中國貿易規模突破千億美元的拉美國家,中巴合作成為南南合作的典范。在這個過程中,具有高度互補性的農業合作,成為推動兩國雙邊貿易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
作為中國最大、“走出去”最早的全產業鏈國際大糧商,中糧集團在巴西投資額超23億美元。此次巴西玉米輸華,將進一步強化中巴糧食產業鏈供應鏈互聯互通,同時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巴西農業發展。
據介紹,中糧在全球農糧主產區和亞洲新興市場間建立起穩定的糧食走廊,積極開展谷物、油脂、食糖、棉花、肉類、乳品等大宗農產品采購、儲存、加工、運輸和貿易,已建立起鏈接東南亞、遠東、南北美洲、澳大利亞、黑海等世界糧食主產銷區的通道網絡。目前,中糧集團已經成為阿根廷第一大糧油出口商,巴西第一大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