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日電 (記者 吳侃)歲末年初,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在當地開展不同形式的愛心捐助活動,這些善舉承載了華僑華人對“第二故鄉”的關愛和責任,也向當地民眾傳遞了祝福和暖意。
(相關資料圖)
日前,9輛大卡車載著近60噸的抗旱賑災物資,從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駛向受旱災影響嚴重的馬瓜尼郡(Makueni),這批物資由肯尼亞華僑華人捐贈,包括玉米面、小麥面、豆類、食用油、食鹽等,將幫助當地2500戶家庭度過艱難時期。
受連續多個雨季降雨量不足影響,肯尼亞正在經歷4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農業生產受到嚴重打擊,大量牲畜和野生動物死亡。肯尼亞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高瑋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去年11月初,我們與肯尼亞中華總商會聯合14家在肯華僑華人社團,向旅肯同胞和在肯中資企業發起募捐,兩周多時間共籌集到超過794萬肯尼亞先令,這些善款全部用于購買災區急需的食品物資。”
“記得那天馬瓜尼郡的捐贈現場來了4000多名災民,他們看到我們的到來非常激動,紛紛向我們豎起大拇指。”高瑋說,英文中有一句諺語“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 deed”,翻譯成中文就是“患難見真情”,我們在肯尼亞創業和生活,這里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向當地民眾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戰勝饑荒,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是回報也是感恩。
肯尼亞副總統辦公室主任麥克戈耶在捐贈現場向肯尼亞華人表示了感謝,他說:“華人移民自發籌備善款購買物資,他們的行為令人感動,也為所有移民群體樹立了榜樣。”
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新年前夕,阿根廷華人義工協會的義工們為了愛心捐贈活動忙碌著,他們到布市13區區公所、布市中國城疫苗接種點,為工作人員送去愛心禮包;圣誕節前夜,華人義工來到布市大街小巷,將禮包發放給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人們。
據阿根廷華人義工協會副會長陳銘介紹:“華人義工團隊自成立以來就組織各種幫扶活動,我們也多次前往貧民窟、孤兒院、養老院等開展捐助。此次的愛心禮包由阿根廷華文教育基金會、誠信工作室等出資,華人義工協會采購分發,希望把這份來自華人的溫暖祝福傳遞給當地民眾。”
阿根廷華僑華人的捐贈活動也獲得了布市13區區長佛羅倫薩斯·卡維諾的肯定,他表示:“疫情發生以來阿根廷華文教育基金會和阿根廷華人義工協會多次捐贈食物和防疫物資給13區政府,華人移民積極回饋當地社會的行動值得贊賞。”
在意大利羅馬,羅馬華助中心和意大利青田同鄉總會的成員們日前來到意大利慈善機構“圣艾智德團體”,捐贈了鞋子、帽子、襪子等2萬件衣物,幫助生活困難的人們溫暖過冬。
“近年來羅馬華助中心已多次向意大利慈善機構捐贈。”羅馬華助中心主任徐孟圣說,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我們海外僑胞應當傳承和弘揚傳統美德,提升華人良好的形象。
近日,坦桑尼亞中華福建同鄉會的僑胞們來到當地的兩家福利院,給孩子們帶來了大米、面粉、飲料、水果、衣服、書包等食品和物資,這是同鄉會今年第三次拜訪孤兒院,孩子們看到他們就像見到老朋友,露出燦爛的笑容。
坦桑尼亞中華福建同鄉會會長陳勇說:“此次活動得到了同鄉會成員的鼎力支持,坦桑尼亞中華福建同鄉會自成立以來一直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與其他在坦的華人社團一道積極回饋當地社會,展示了在坦華人熱心公益的形象和回饋社會的熱情,希望這些物資能為孤兒院的兒童帶來一些溫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