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北京重點行業企業全面復工 滿足市民醫藥物資需求
(資料圖片)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北京重點行業企業全面復工 滿足市民醫藥物資需求
作者 徐婧 易海菲
北京正在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實現“應開盡開”。面對疫情和年末業務高峰的“雙重壓力”,北京的快遞行業目前狀況如何?怎樣在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滿足市民醫藥物資需求?
19日,記者來到快遞派送和藥品物流一線,在包裹和藥品的運轉之路上,感受北京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情況。
暢通渠道,快遞企業產能整體恢復
受疫情和業務高峰的雙重影響,近期北京部分快件出現積壓,服務時限有所延遲。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局長金京華19日表示,國家郵政局支持協調相關快遞企業全國總部調派京外力量支援北京。目前京東、順豐、德邦等企業已派出超過2300人增援北京的投遞服務工作,人員力量得到相應補充。
與此同時,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藥監局、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等部門積極幫助企業對接防疫物資,保障企業員工復工復產。
李海蛟15日從內蒙古出發,抵達北京后就開始配送工作。19日上午,中新社記者在京東物流北京領航營業部見到他時,他正將幾十件貨物裝車,準備送往附近的兩個小區。
“這個站點的積壓貨物已經清理完成,現在處理的都是新到的快件。”李海蛟說,這幾天陸續收到衣物、暖貼、藥品等物資,自己就住在離營業部不遠的賓館,“在北京的衣食住行都被安排好了”。
目前,北京市快遞企業產能整體上已恢復到正常水平,京內分撥中心基本不存在超期未處理的積壓件。京東物流北京地區負責人馬偉介紹說,公司已開啟“夜派”模式,并在訂單派送過程啟用優先派送機制,確保醫藥、防疫物資等訂單實現優先配送。同時,在北京常態化運營的約100臺智能快遞車與京東健康合作,提供藥品夜間配送服務,進一步提高末端配送效率。
全程接力,持續加大醫藥物資供給
當前,北京市疫情快速發展,對全市藥品供應保障帶來的壓力持續加大。對此,北京通過本市企業釋放最大產能,組織海外采購,大型藥品批發企業多方采購、增加貨源等多種方式持續加大醫藥物資供給。
19日下午,在位于西城區的華潤醫藥商業集團北京大區物流中心,工作人員正將傳送帶上的藥品根據需求進行拆盒分裝,準備配送。該集團北京大區副總經理黃丹介紹說,12月1日至18日,該物流中心已有1170萬盒抗疫藥品(含庫存)被投放到北京近300家二三級醫療機構、2200余家基層醫療機構和3000余家零售藥店。
“從藥品入庫到完成終端配送,整個流程要在4小時內完成。”黃丹說,在交管部門的協調和藥監部門的支持下,藥品流轉過程的效率提升了約50%。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緊缺藥品以最快速度到達市民手中,北京開辟“綠色通道”,各區指定轄區內配送企業對接大型批發企業,加快緊缺藥品由生產向零售終端流轉。同時,國鐵、民航加大運力,加快京外藥品進口抵京,北京海關加快國際采購藥品的通關速度,市衛健委每日分析各級醫療機構用藥需求,提出精準補給方案。各單位和參與保供的企業全程接力、無縫銜接,實現快進、快運。
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19日表示,經過一段時間來的緊張調度、艱苦工作,民眾就醫用藥需求保障雖整體仍處在緊平衡狀態,但已出現趨穩向好明顯態勢。
加足馬力,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北京日前宣布取消、調整和優化到崗率、跨區通勤、核酸檢測和查驗等126條政策措施。大型工廠和工地、商務樓宇已全面復工,42家市屬國有企業率先復工、主要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加足馬力生產。
順豐速運快遞員李祉林負責的區域主要是朝陽區的幾幢寫字樓。他告訴記者,現在大多數客戶都復工了。“這段時間經常在工作時收到口罩等防疫物資,上周還有客戶送來煮好的姜茶。”
官方表示,北京進一步把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上來,以保健康、防重癥為工作目標,以民眾需求為工作導向,強化復工復產調度,加強政策支撐和要素保障,及時疏通產業鏈、供應鏈梗阻環節,切實落實助企紓困各項措施,著力穩就業保民生,推動經濟回穩向上,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李祉林所在的營業部墻上掛著一本消殺登記表,上面記錄著每一車快遞到站后的消殺時間、消殺人健康狀況等信息。“年底的派件量大,我們寫字樓的快遞員會在完成工作后協助小區的兄弟。”對于即將到來的“年貨節”等業務高峰,他們做好了準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