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秘魯推進傳統文化進課堂
在秘魯首都利馬老城的馬約爾廣場,百余名學生一邊聆聽工作人員講解景點歷史故事,一邊不時對老城悠久厚重的文化積淀發出感嘆。他們是秘魯“學生旅游”活動的首批參與者。該活動由秘魯外貿和旅游部聯合當地教育局開展,旨在通過課堂學習與實地走訪城市標志性景點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更多秘魯的歷史知識和傳統文化。
秘魯當地教育局與旅游景點為此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共同制定與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相配合的旅游活動。今年的“學生旅游”活動覆蓋了來自利馬大區和卡亞俄大區共35所公立學校的1000名中小學生,這一項目計劃今后在秘魯全國推廣。秘魯文化部部長桑切斯表示,親身感受傳統文化是學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學生旅游”活動將結合教育大綱,通過實踐帶領學生領略傳統文化之美。
近年來,秘魯政府更加重視保護傳統文化多樣性,從學校教育抓起,努力提升民眾文化認同感。秘魯教育部和文化部持續出臺措施,通過多樣的文化、教育和藝術活動,促進對傳統文化和土著語言的保護及傳承。
秘魯的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印第安土著人約占總人口的45%,當地使用的土著語言超過40種。然而,在土著居民人口逐漸減少、外來文化沖擊等多重影響下,會講土著語言的人口越來越少,許多土著民族的歷史文化習俗日益流失。秘魯為此設立了全國土著語言日。目前,秘魯已擁有2.6萬多所雙語跨文化教育機構,可為超過120萬名學生提供西班牙語和土著語言雙語教學。多年來,在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及學校、社區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已有超過15種面向不同教育階段的土著語言讀物、詞典、插圖等被應用到教學中。
去年,坐落于安第斯山脈的庫西卡瓦塞學校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1年度可持續發展教育獎。該校很多學生來自周邊的克丘亞社區。學校除教授數學、歷史、科學等科目外,還開發了一些植根于克丘亞傳統文化的特色課程,讓年輕一代的原住民學生了解、尊重安第斯山脈傳統部落的習俗、語言等。該校負責人表示,只有讓孩子們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傳承,才能使他們獲得更強的身份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畢夢瀛 《 人民日報 》2022年12月06日 17 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