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21日電 (常濤)圣誕節前一個月,美國華商會會長鄧龍與部分會員商家進行了一次交流。他了解到,今年各商家從中國采購的圣誕訂單數量“比較慘淡”,普遍減少了20%-3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鄧龍表示,“一方面是因為大家之前囤貨比較嚴重,另一方面則與美國市場消費動力不足有關系。”
鄧龍向中新經緯介紹,像圣誕燈、圣誕樹、圣誕帽等圣誕商品的訂單,往年一般是7、8月份下單,9、10月份到貨。但考慮到疫情之下國際物流的實際情況,今年很多商家從3、4月份就開始下單圣誕節商品,造成囤貨比較嚴重。
來自杭州的外貿商家杰文(化名)也表達了相似看法,“去年(2021年)物流受影響較嚴重,很多貨不能及時交付,往往是買家收到貨時,已經過季了,貨就囤了下來,導致今年采購量所有下滑。”
海外買家圣誕采購需求變了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國際物流港口停留與運輸時間加長,圣誕出口季已有所提前,一般情況下,除春節前后月份,以及十一長假階段,其余月份都可認為是中國的出口旺季。
公開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2022年1-9月,中國出口總值保持了月度同比增長,其中5月、6月、7月等月份增長幅度超過兩位數。
另據平臺人士觀察,整體上大單采購提前,也導致今年海外買家的圣誕采購需求相對更“臨時”一點。
阿里巴巴國際站家居裝飾行業運營負責人李毅強告訴中新經緯,今年到了10月、11月,圣誕節相關產品的詢盤量、采購量還一直在漲,海外采購商補貨的特別多。“10月活躍買家數同比去年增長近50%,其中圣誕裝飾類目同比增長近60%。到11月這一數據依然在上漲,第一周、第二周的同比增長都超70%。”李毅強表示,“臨時性”外貿訂單需求增多,也為中國外貿商帶來了新商機。在阿里巴巴國際站,10月圣誕商品的活躍買家數環比8月增長超70%,其中新買家數環比增長超100%。
這個圣誕節,歐美人要“窮”過?
除了下單周期受到影響,鄧龍認為,圣誕訂單進口減少還與美國目前國內現狀有密切關系。
“多家美國科技巨頭裁員,讓很多人感到恐慌,擔心骨牌效應的出現。在美國通貨膨脹壓力下,中產階級以下民眾購買力和購買欲望普遍不足,這些綜合因素造成今年美國圣誕消費勢必會比較慘淡。”鄧龍說。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報道,美全國零售商聯合會預測,通脹將抑制美節假日消費,該聯合會首席執行官馬特•謝伊說,美國人仍渴望在這個假日季消費,但已變得更謹慎。他說,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會動用儲蓄,并用信用卡支付。
相似情況在英國也有顯現。據路透社近日報道,傳統消費熱季的圣誕節即將來臨,德勤公司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六成英國人認為自己今年圣誕季的開支會少于去年。數據顯示,38%的英國人打算采購圣誕禮物時選擇較廉價的品牌或商店,11%的英國消費者打算買二手貨作為圣誕禮物,還有8%的人不打算買圣誕禮物。
英國中華工商聯合會會長林健邦也對中新經緯表示,隨著能源價格飆升、通脹率被推至40年來最高點,英國民眾的生活成本“危機”在繼續。當前,英國民眾在生活中方方面面能省則省,非必要消費在減少。
英國湖南商貿總會會長熊鵬對中新經緯表示,目前在倫敦,圣誕氣氛表面上看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但對眾多英國民眾來說,家家有個賬本,在能源價格上漲等壓力下,花錢要比之前謹慎很多。
最新數據顯示,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7.7%,英國10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1.1%,漲幅再創40年來新高。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公司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