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廣州11月21日電 (馬海燕 蔡敏婕 韋杰夫)電子支付快捷、網絡交易平臺發達,城市間交通便利、高樓大廈平地起、文化多元包容......這些是4名分別來自日本和港臺地區的暨南大學學子對祖國印象的關鍵詞。在他們眼里,這里既有大城市的繁華,也有現代化農村的田園生活;既有多元包容的文化生態,也有繁榮富足的發展能力。
近年來,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吸引了一批港澳臺僑青年前來學習和生活。
來自臺灣的李明翰由于父母工作的關系來到大陸。此前,他只能通過網絡媒體了解大陸。但是在大陸生活的這10年,他見證了這里經濟騰飛,民眾生活的改善。例如,移動支付便利日常,憑臺灣居民居住證即能刷卡進站乘坐高鐵。他希望大陸和臺灣能實現高鐵互通,如同港珠澳大橋連起粵港澳一樣,這樣他就能帶著臺灣朋友“逛吃”大陸,感受不同菜系的特色。
12歲便離開中國的日本華僑杜智鵬說,每年回來都會有不同的變化,“例如在幾年前,我們在四川的一個小城市買了房,那時候高樓不多,但如今我的家已經被新蓋的高樓‘包圍’”。作為新聞系學生,他希望通過自己擅長的領域向世界介紹祖國,并推薦他們聽聽京劇。“如今與外國朋友說起中國,都很有底氣和自豪感。”他說。
從小在香港長大、現在暨南大學就讀廣告專業的葉瑩慧表示,廣告行業需要大市場支撐,而內地擁有這種優勢。疫情之下,內地發達的電商溫暖她和在異地的家人。此外,葉瑩慧向往農村生活,在廣東清遠,她第一次放煙花,還看到農村的發展。
出于對內地的好奇,香港劉瀟瑜也選擇到暨南大學就讀新聞系。通過在廣州的3年“磨煉”,她的普通話終于不再“塑料”。熱愛旅游的她,利用學業之外的時間行走內地,一邊走一邊拍。從四川成都通過318國道往川西一帶游玩,她驚訝于內地城市和鄉鎮的發展速度,她也會與少數民族朋友交談,學習多元文化,增進見識。
他們希望海外的朋友和港澳臺朋友能親身到內地走一走,感受這里的人文氣和煙火氣。(完)
關鍵詞: 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