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海南服務貿易跑出“加速度”
前三季度海南服務出口實現翻番
本報海口11月1日訊(記者羅霞)海南服務貿易發展不斷“上新”——10月29日,位于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的菲律賓皇家航空飛機正式啟動維修,這是該保稅區自封關運作后迎來的首單境外飛機維修業務。
“此次飛機維修業務可享受進境維修免繳保證金、加注保稅航油、維修航材免稅等3項海南自貿港優惠政策。”海航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謝世偉表示,未來該公司將加快推進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各國民航維修許可資質的獲取,全面拓展境外航空維修市場。
今年以來,海南服務貿易發展呈現良好增長態勢,服務貿易規模加速擴大,多領域顯現發展亮點。省商務廳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南實現服務進出口239.39億元,同比增長20.53%。其中,進口122.68億元;出口116.71億元,同比增長100.04%。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一批海南自貿港政策落地見效,海南服務國際需求的能力顯著增強。在此背景下,海南服務貿易發展勢頭強勁,對外貿增長貢獻度逐步提高,成為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分析,今年以來,服務業發展為海南服務貿易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競爭力顯著提升,運輸服務出口快速增長,商業服務高速增長。
前三季度,海南新型國際離岸貿易持續發力,相關傭金拉動商業服務進出口實現100.76億元,同比增長4.54倍,占服務貿易的42.09%;作為服務貿易“穩定器”的運輸服務板塊運行平穩,是服務貿易增長可預期的重要原因,實現服務進出口74.93億元,同比增長42.06%,占服務貿易的31.30%;旅行服務逐步恢復,實現服務進出口17.95億元,同比增長9.47%,占服務貿易的7.5%。
在推進自貿港建設過程中,海南積極推動服務貿易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為服務貿易發展增添了新動能、新活力。作為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發布以來,已推動22項開放措施在我省實現政策落地;“優化事業單位對外籍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構建多元化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工作機制”等創新案例,入選全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依托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等平臺,數字貿易對全省服務貿易的帶動作用突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廳將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海南將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軸”,探索服務貿易領域進一步開放和改革,推動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服務貿易新優勢,推進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加快形成多元化、有特色、競爭力強的服務貿易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