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州10月28日電(施紫楠 王一堡) 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并稱為“文房四寶”。2006年,湖筆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經過千年延續,湖筆文化已成為浙江湖州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資料圖】
位于湖州市南潯區的善璉鎮,是湖筆的發源地和主產地。1996年出生的姚玉粼,是土生土長的善璉姑娘,也是“制筆世家”善璉雙鹿湖筆第四代繼承人。
姚玉粼通過直播宣傳湖筆 王一堡 攝“小時候,我記得家里到處是制筆工具和原料,父親坐船去各地售賣湖筆。我就經常陪在母親身邊,看著她制筆。”姚玉粼介紹,一支湖筆從原料加工到出廠,要經過擇料、水盆、結頭、裝套、蒲墩等8道大工序,中間又可細分為120多道小工序。
湖筆以“尖、齊、圓、健”四大特征聞名,每支筆都經過制筆工匠親手制作、精心挑選,才得以成就“湖穎之技甲天下”的美名。
“以水盆這道工序為例,工人的手一整天都泡在冷水里,夏天皮膚會被水泡皺,冬天會生凍瘡,破皮潰爛是常有的事。”姚玉粼說,由于制筆工作單調而艱辛,收入不高,踏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也日漸稀少。
“我對湖筆是有感情的,想留在家鄉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2018年,姚玉粼與丈夫楊文一同拜湖筆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邱昌明為師,對湖筆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學習制筆技藝的同時,姚玉粼也在不停思考如何讓更多人愛上湖筆。
創辦湖筆研學基地、學習專業講解知識、參加各種峰會和展覽活動、拍攝湖筆制作短視頻……近年來,姚玉粼尋找每一個推廣湖筆的機會,盡自己所能宣傳推廣湖筆文化。
2022年9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青年創新發展主題活動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姚玉粼的“新型湖筆及制作工藝”項目獲得2022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青年創新最佳案例。
“這次獲得青年創新最佳案例的作品,是我和丈夫一起發明的一種帶裁紙刀的毛筆。”在姚玉粼的帶領下,其公司研發出一系列具有獨創性的新型湖筆及制作工藝,包括湖穎筆舫、筆簫、飛機筆等,老字號的傳統湖筆開始煥發出新活力。
其中,一款名叫“逆行者”的湖筆,是姚玉粼在疫情防控期間專門為醫護人員設計,“我們已經向400余位援鄂醫護人員贈送了‘逆行者’湖筆,并在每支筆上都刻了他們的名字。”
在湖筆制作工藝上,姚玉粼對防蛀處理、滲透處理、烘干處理方面也進行了多次嘗試。
姚玉粼獲得的榮譽 王一堡 攝隨著國潮消費持續升溫,古老的湖筆也迎來了新生。姚玉粼抓住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機遇,通過開網店、拍短視頻、網上直播等方式,為宣傳和銷售湖筆開辟新路。
在2022南潯首屆電商直播大賽期間,姚玉粼每天都會在直播間與中國各地網友分享湖筆的故事。
“我會始終堅守匠心,守護好千年湖穎,也希望湖筆能走向世界各地,引領文化潮流,書寫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對于湖筆的未來,姚玉粼充滿期待。(完)
關鍵詞: 文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