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陽10月26日電 題:“Z時代”大學生創客逐夢古都安陽:將甲骨文元素融入產品
(資料圖)
作者 王宇
“甲骨文是體現殷商文化的主要元素符號,我們利用學校的甲骨文字庫,將甲骨文字融入文創產品,既傳承了傳統文化、擴大安陽的影響力,又讓文創作品更具特色和文化魅力。”劉晨如是說。
坐擁殷墟和中國大運河(永濟渠)兩處世界文化遺產的“七朝古都”河南安陽,是甲骨文發現之地。1928年這里發掘出了大量甲骨文片,被史學界認為是漢字的雛形。
在安陽師范學院校園里,有一群“Z時代”的大學生創客,他們最大的23歲,最小的才19歲,劉晨是這個“創客”團隊的隊長。
多年來,他們結合安陽本地的甲骨文元素,不斷研發文創新品,在大學校園里逐夢創業。
圖為大學生“創客”在進行圖案制作。 常樂雨 攝談及創業初衷,劉晨說,純屬于機緣巧合。2019年,劉晨打算送給朋友一份禮物,就去學校周邊的超市、禮品店搜尋具有學校特色的紀念品,但是逛了整整一下午,卻沒有找尋到滿意的禮物。
“這么好的文化氛圍為什么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紀念品呢?”彼時,創業夢想在劉晨心中萌發。
2020年10月,劉晨參加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再次激發了他心底的創業夢想。于是,他和幾名同學組建了文創團隊,開啟了創業之路。從校園取景到手繪景色,從考察選品到聯系廠家,從創意設計到甲骨文元素的融合運用,他們集思融智,分工合作,發揮所長。
待設計圖敲定后,劉晨從家里爭取到5000元,生產出第一批文創產品:具有學校特色的鑰匙扣、鋼筆、保溫杯、拼圖。文創產品生產出來后,備受同學歡迎,部分限量產品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這給了我們創業小團隊極大的鼓舞。”劉晨回憶說,首戰告捷后,他們不斷研發新產品,不斷向外擴大銷售范圍。2020年11月,劉晨注冊成立了公司,成為創業路上的“小達人”。
在劉晨帶領的7人創客團隊中,除了劉晨已經畢業,其余6人均是在校大學生。他們雖然所學專業不同,但在團隊中卻發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宣傳、營銷、對接生產、藝術設計等,每個人負責一項內容,有分工也有合作。
圖為大學生“創客”在售的文創產品。 常樂雨 攝信息管理專業的李俊紅在團隊中負責賬目的收支記錄;常樂雨在團隊中負責藝術設計,“每款產品設計好后都要修改七八遍,有的甚至修改20多遍,就是想把最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常樂雨說。
人人都有創造力,聚眾智匯眾力。如今,劉晨帶領的創客團隊已研發出60多款文創產品,業務范圍也擴大到了外校、外地。
支持大學生創業創新,安陽師范學院不僅為創業者免費提供場地、水、電,而且提供人力資源、公關策劃、信息技術等服務。此外,還通過校友支持、企業贊助、個人捐贈等多種渠道整合社會資源,成立“安陽師范學院學生創新創業專項基金”,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政策的支持激發了大學生創業的熱情。
“我們學院像劉晨這樣的創客團隊有40多個,涉及的領域主要有視頻制作、網頁小程序開發、策劃宣傳、教育培訓等。”安陽師范學院創業學院創業實踐中心主任楊如意說。(完)
關鍵詞: 學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