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州10月23日電(記者 施紫楠)“來到大陸發展我從未后悔,在這里生活是件很幸福的事。”來大陸投資建廠近30年,安吉毅薪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瑞龍早已把浙江當成“第二故鄉”。
20世紀90年代,眾多臺商看中大陸的市場“藍海”,紛紛跨越海峽搶占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投資興業,成為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996年,鑄造鐵工出身的鄭瑞龍從臺灣臺中來到浙江杭州,開始創業歷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時考察了幾個地方,最后選擇落戶在長三角地區的浙江。不管是交通因素還是產業配套,這里可以說是一片投資熱土。”鄭瑞龍說。
2001年,安吉毅薪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落戶浙江安吉工業園區,形成年產1500萬只棘輪扳手的生產能力,產品出口歐美、東南亞及北美洲、中東等國家與地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登陸”以來,鄭瑞龍將做精做強五金產業作為一生堅守的事業。看中大陸的營商環境和創業創新氛圍,他堅定將企業深耕于此。
“隨著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客戶對產品品質也提出更高要求。這些年來,企業利用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求變,在產品研發上下功夫,加快更新換代步伐。”鄭瑞龍說。
在大陸生活近30年,鄭瑞龍見證了大陸各行業呈現“井噴式”的發展。他直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大陸都是臺商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
隨著兩岸民間來往頻繁,繼第一批臺商后,越來越多的“臺二代”也繼承父輩衣缽,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新的發展理念,在大陸經濟社會嶄露頭角。
作為一名“Z時代”青年,鄭瑞龍的兒子鄭宇廷出生于兩岸家庭,高中畢業后前往澳洲學習,在企業管理方面有著自己的想法。
“企業投資除了要踩準產業趨勢,還要緊跟政策和大環境。眼下,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被廣泛應用在多個領域,正加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鄭宇廷說。
鄭宇廷認為,近年來大陸經濟穩中向好,傳統制造實業也應加快智能管理轉型升級步伐,與大陸發展同頻共振。
2019年回國后,鄭宇廷便幫助企業打造升級電子商務、智能倉庫管理、供應鏈管理等應用相互融合的智能化工業系統。相對父輩對產品工藝的堅守,他未來更傾向于進軍新興產業“藍海”。
“在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的戰略背景下,我們在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規劃發展新興產業,開啟‘二次創業’。”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鄭宇廷充滿信心。
近年來,大陸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惠臺政策,吸引不少臺灣年輕人前來“逐夢”。常年往返于兩岸,鄭宇廷父子也直言,相較于臺灣,大陸更適合年輕人創業、發展。
每次回臺灣,鄭宇廷都會向臺灣的年輕人闡述大陸真實、客觀的發展現狀,讓他們感受到在大陸創業的活力與生活的便利。
“無論從發展態勢看,還是從政策環境、市場潛力等綜合條件來看,大陸對于年輕人來說始終充滿著機遇。”鄭宇廷希望,能有更多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共享機遇,追夢、圓夢。(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