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環球短訊!河南兩人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2021-09-22 09:58: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鄭州9月22日電 (記者 韓章云)9月21日,中國僑聯第九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頒發了第九屆“中國僑界貢獻獎”。


【資料圖】

其中,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鄭州大學醫學技術學院學術副院長王梅云獲得第九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河南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姬新穎獲得第九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二等獎。河南分會場為兩位獲獎者舉行頒獎儀式。

“中國僑界貢獻獎”作為中國僑聯“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由中國僑聯于2003年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

該獎項重在表彰僑界人才在科研攻關和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其專業領域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醫學、教育、經濟、人工智能、電子通信、地球科學、海洋工程等30多個門類。

今年,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鄭州大學醫學技術學院學術副院長王梅云獲得第九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能獲得這一獎項,她表示非常榮幸,認為這代表著政府、僑聯對海內外人才的重視,對她這些年科研工作的認可和鼓勵,“對我來說未來應該是更有信心,也更有動力去把事情做好,也希望能夠取得更大的成績。”

王梅云是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訪問教授,她從事醫學影像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30年。2008年底,作為海外高端醫學引進人才,王梅云從美國回到家鄉河南,開始在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的工作。

回國后,王梅云帶領團隊長期致力于重大疾病醫學影像診療與研究工作,她針對我國人口快速老齡化過程中的重大臨床難題,率先開發個體化腦功能成像等高級磁共振成像技術,為帕金森病、腦卒中等重大神經疾病的精準診療提供新技術,推動我國神經影像學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她牽頭影像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組成多學科治療團隊,在國內首個開展帕金森病震顫的磁共振引導下聚焦超聲(也稱“磁波刀”)治療,標志著我國微創、無創治療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為廣大帕金森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王梅云認為,自己回饋祖國回饋家鄉的力量還比較微弱,她希望與更多的優秀人才一起,更好地支持中國的科技發展。

河南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姬新穎(左)獲得第九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二等獎。 韓章云 攝

河南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姬新穎獲得第九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二等獎。在美國留學近10年,他于2009年回國,在河南大學工作了13年。早在2018年姬新穎就獲得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4年來他又做出了新的成績。

近年來,姬新穎帶領團隊開創腫瘤新型核蛋白PCNP研究。國際上PCNP研究基本上是空白,他圍繞PCNP在腫瘤發生中的作用發力,探討肝癌、食管癌、肺癌等主要腫瘤中PCNP的功能,闡明可能的機制,有助于腫瘤診治和預后判斷。

同時,姬新穎還積極為抗疫建言獻策,他提出的“關于把生物安全(感染病防控)作為國家安全工作重要任務的建議”被國家有關部門采納。

談及此次獲獎,姬新穎表示,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榮譽,是對他多年工作的肯定。

“這些年來我先后建立了國際聯合實驗室,培養國際留學生,創辦了河南省醫學界第三本國際英文期刊。”姬新穎表示,這些年一直致力于資源整合,就是為了踐行當初回國的初心,運用自己在國外學到的知識和技術,為國內的科研事業做一點貢獻,回饋國家多年的培養。

當日,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得者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董子鋼,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毅也出席了河南分會場頒獎儀式。(完)

關鍵詞: 醫學影像科 預后判斷 磁共振成像技術 PCNP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