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趙潤生的高粱秸稈作品《古建筑》 郄曉偉 攝趙潤生的高粱秸稈作品《故宮角樓》 郄曉偉 攝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粱秸稈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潤生展示高粱秸稈作品 郄曉偉 攝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粱秸稈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潤生在工作室創作高粱秸稈作品 郄曉偉 攝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粱秸稈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潤生在工作室創作高粱秸稈作品 郄曉偉 攝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粱秸稈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潤生在工作室創作高粱秸稈作品 郄曉偉 攝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粱秸稈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潤生正在制作高粱秸稈作品 郄曉偉 攝秋意漸濃,石家莊市井陘礦區一工作室內,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粱秸稈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潤生正在創作高粱秸稈作品。
高粱秸稈制作技藝是以高粱秸稈為原材料,通過選、剪、削、雕、刻、咬合、粘等多項手工工藝,制作古建、花、鳥、蟲、人物肖像等作品,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和民間特色。
趙潤生30年前師從民間老藝人徐耀德,自種高粱,潛心高粱秸稈藝術品制作,其代表作“故宮角樓”以故宮角樓為原型,借鑒古建筑建造經典結構,并從1.5畝高粱地中選材,歷時1年手工制作完成。(文/俱凝搏 圖/郄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