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僑網8月5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日本中央最低工資審議會的小委員會,于8月1日下午在東京開會,就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一事達成統一,將把日本平均最低時薪上調至961日元(約合人民幣50元),較目前金額增加31日元(約合人民幣1.5元)。在日本國內物價高漲的背景下,增幅達到3.3%。新標準將從今年10月前后開始實行。
今年受俄烏沖突、物價上漲、日元急劇貶值等因素影響,日本經濟形勢惡劣,給普通勞動者生活造成沖擊,因此漲工資的呼聲不斷高漲。
最低工資適用于所有勞動者,依據《最低工資法》按時薪給出金額,低于標準的企業會被處以罰金。目前日本全國平均金額為930日元。除2020年度外,近年來以3%左右的增幅持續上調。2021年度的上調金額為28日元。
對于最低時薪的提升,日本社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很多普通勞動者對最低時薪的提升表示歡迎。有打工族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提升最低工資后,自己有望每月多6萬日元的收入。但多中小企業則表現出擔憂,他們認為會對公司造成負擔。
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三村明夫稱,此次最低工資上漲“對企業來說非常困難”。他認為,這次提出的目標金額雖然考慮到了物價上漲對勞動者生活的影響,但并未充分考慮企業當前支付能力低下的現狀。
日本經濟界相關人士表示,雖然此次工資漲幅達到歷史最高,然而如果刨除物價上漲部分,實際漲幅只有1%左右,對于解決勞動者生活困難杯水車薪。
《每日新聞》刊文指,盡管2021年日本最低時薪達930日元,但與歐洲和美國相比仍相形見絀。
《日本經濟新聞》的社論提到,日本最低工資只有歐洲主要國家的六至七成。此外,日本最低工資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差距也在加大。根據經合組織的統計數據,日本的實際最低年薪水平于2015年被韓國反超,隨后差距越拉越大。2020年,日本實際最低年薪水平在經合組織中排名14位,與韓國的差距拉大到約5500美元。
SMBC日興證券相關經濟人士表示,考慮到潛在通脹和日本的經濟增長潛力,上調最低工資步伐合理,反映了日本首相對提高工資的承諾。該人士認為,最重要的是以可持續的方式提高工資,而非只是一次性的行動。
《每日新聞》的評論認為,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雖然讓很多人享受到實惠,但并沒有帶動整體工資水平的上升。多年來,勞動者實際到手的工資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后,實際工資呈持續下降趨勢。
據日本政府發表的最新數字顯示,6月經通脹調整后日本的實質工資按年下跌0.4%,連續3個月下跌,由于通脹率高于名義工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