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當前最新:訪益陽小郁竹藝“非遺”傳人:擇一愛守一生是匠心

2021-08-05 10:00: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益陽8月4日電 題:訪益陽小郁竹藝“非遺”傳人:擇一愛守一生是匠心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記者 韓輝

“當初我對家里人說,我就試三年,如果不成功的話也才30出頭,還有時間轉型干別的事情。沒想到,這一試就是三十年。”國家級“非遺”益陽小郁竹藝傳承人危祿綿談及自己與竹結緣的故事感慨地說。

近日,由中國僑聯指導、湖南省僑聯主辦的2022“追夢中華·幸福湖南”海外華文媒體湖南行走進益陽市,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益陽小郁竹藝,并采訪了代表性傳人危祿綿。

“我們家祖上是做毛筆的,在益陽有170多年的歷史,到我這里已經是第五代了。由于市場逐漸萎縮,從80年代到2020年,中間停了大概有35年。”危祿綿回憶說,那時他剛十幾歲,得閑時常常去家附近的竹藝廠玩耍,工人們熟練的技藝、生產的精美竹家具等竹藝品深深吸引了自己,從此,他便對小郁竹藝產生濃厚興趣。

“郁”是益陽方言,意思是把竹子在火上加熱,使之彎曲,以便造型。益陽小郁竹藝是指采用拼、嵌、榫合等傳統工藝技法制作的小件竹制器具。

游客在小郁竹藝展品前駐足觀看。 韓輝 攝

1992年,28歲的危祿綿不顧家人反對,從當時的國營企業辭職,創立益陽市傳統竹藝廠。為了潛心學習竹藝技術,危祿綿正式拜竹藝老人龔迪華、謝長庚等人為師。

“小郁竹藝工藝比較復雜,勞動強度也比較大,我們的師傅常有被材料和工具劃傷、砍傷的情況,剛開始學習確實有些困難,一般人都不愿意來吃這種苦。”危祿綿告訴記者,這些年堅持下來,小郁竹藝帶給他很多快樂。

危祿綿介紹,小郁竹藝選材講究,一般采用直徑5公分以下的剛(麻)竹來制作骨架,并采用毛竹來制作部件。竹藝器具在制作時,須經選料、下料、燒油、郁制等三十多道加工工序才能完成。“其中,最關鍵的步驟是火郁成型,它的技術難度也比較大。”

“世界上沒有兩根相同的竹子,小郁竹藝很難標準化,目前90%都是靠手工。”進入新世紀,傳統手工藝受到的沖擊越來越大,危祿綿也曾嘗試用現代機器提高效率,但效果不佳。危祿綿告訴記者,直到現在,除了下料、打磨、打孔等簡單的工序,大部分工序難以借力機器。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6年,小郁竹藝成功申報湖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小郁竹藝晉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危祿綿成了傳承人。

對小郁竹藝的傳承,危祿綿并不是僵化的固守,他常常琢磨著如何出新。在他制作的工藝品里,很多是有將小郁竹藝、中國的陶藝、雕刻等藝術融入其中。

小郁竹藝 韓輝 攝

潛心研究技術之余,危祿綿還著書立說,寫成《益陽小郁竹藝》一書。“竹子之所以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是君子形象化,正是因為它有節的外形,其形狀衍生出了諸如‘高風亮節’‘正直挺拔’等優秀品格,這些優秀品格對中華民族精神稟賦的形成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危祿綿對記者講述他對竹文化的理解。

2015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危祿綿在益陽市桃江縣的竹林中修建了小郁竹藝傳習所,他在那里生活、工作、授徒、演示。

為了傳承小郁竹藝,危祿綿嘗試將小郁竹藝與竹文化結合,開發竹文化研學體驗項目。危祿綿說,我們目前已經與一些中小學校合作開設了“小郁竹藝勞作課堂”,定期到校給學生上手工課。另外,還與湖南省內的大中專院校合作,建立大學生竹藝培訓實訓基地。

“非遺”小郁竹藝進課堂。(受訪者供圖)

危祿綿坦言,這項“非遺”手藝也面臨著傳承問題。“現在愿意學這門手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小郁竹藝生產成本高、效益不是很好,有的人看一下就走了,太累了!”危祿綿介紹,目前帶徒弟也是通過社會上的一些關系介紹人來,還要支付薪酬。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危祿綿引用古詩詞說,小郁竹藝我已苦守近三十年,原來是一種興趣愛好,現在對我來說是責任和使命。(完)

關鍵詞: 實訓基地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益陽小郁竹藝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