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7月21日電 題:烤魚嗞嗞躍三峽 萬州煙火喚歸家
【資料圖】
作者 梁欽卿
“魚兒樂,魚兒悲,水里生,火里毀,天生一道佳肴菜,舍身滿足人間美。”100多年前,回鄉探親的郭沫若途經萬州吃罷烤魚,為這道菜肴寫下小詩《魚的訴說》。
圖為5月19日,重慶萬州,市民在長江之畔的一家烤魚店內享用烤魚。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100多年后,每當夜幕降臨,在重慶萬州大街小巷,一家家烤魚店依舊撩撥著路人的味蕾。
“萬州烤魚是我本命,尤其是泡椒味兒的,加入山胡椒后,清香味溢出烤盆……”作為萬州本地人,傅曉霜是這道美食的擁躉。
相傳在帆船時代,萬州纖夫們以船為家,一日三餐在船上煮炊,以烤制的江魚充饑。烤制方法非常簡單,只用柴火、鐵叉、油、鹽即可。而今的萬州烤魚借鑒渝菜與火鍋的用料特點,上桌后可邊吃邊煨,被譽為“火鍋中的燒烤、燒烤中的火鍋”。
圖為5月19日,重慶萬州,一家烤魚店內工作人員正在烤制烤魚。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腌、烤、炒、燉,萬州烤魚講究四步制魚,這種烹飪技藝自成體系。”從廚四十多年的吳朝珠是萬州烤魚學院的授課大廚。據他介紹,腌魚水經特別配制,用蔥、姜、蒜、花椒等十幾種香料輔以料酒去腥提鮮,腌過的魚放入專用鐵夾,在烤爐烤制七八分鐘后,待魚肉焦黃、皮酥肉嫩即可出爐。
將出爐后的烤魚盛到鐵盤中,澆上用牛油、紅油、白糖、花椒、辣椒等調味品炒出的“靈魂”醬料,放上西芹、豆芽等底菜,經兩分鐘慢火小燉,醬料湯汁由表及里沁入魚肉內部,一道萬州烤魚便可端上餐桌。
圖為5月19日,重慶萬州,一家烤魚店內的工作人員正在為烤魚淋上醬料。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據萬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介紹,萬州烤魚制作技藝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當時元軍入侵中原,一路打到萬州天子城,久攻不下后將城圍困。天子城守軍則在后山打通一條暗道,派人到苧溪河取水。一些兵丁捕到魚后撒鹽烤而食之,頓覺異香撲鼻。
圖為5月19日,重慶萬州,一家烤魚店內工作人員為食客端上烤魚。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90后”冉杰的父母從事烤魚行業20余年,如今他繼承這份事業并著手創新,在保留萬州烤魚香辣、泡椒、蒜蓉、豆豉四種傳統口味的同時,研發魚香、冬陰功、咖喱、毛血旺等新口味。“配料萬千、口味各異,創新是萬州烤魚長盛不衰的本質。”冉杰說。
“幾年前,有位美國華人到萬州找我學烤魚技術,我無償教給了他。”在萬州經營烤魚店的尹小兵說,這位華人后來在紐約開了家烤魚店,從10時營業到次日2時,火爆異常。有次聊天,這位華人告訴尹小兵,美國的鯉魚很便宜,當地華人對烤魚這種廉價的美食沒有抵抗力。
圖為5月19日,重慶萬州,一家烤魚店工作人員正在使用烤爐烤制烤魚。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萬州位于重慶東北部,處三峽庫區腹心,庫區內魚類資源豐富,淡水魚多達上百種。泱泱長江水孕育了萬州烤魚這道三峽特色菜品,亦成就萬州“中國烤魚之鄉”美譽。如今,萬州烤魚已是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據萬州區商務委員會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以萬州烤魚命名的店鋪有1.3萬余家,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家也開起店面。一條條刻著重慶印記的烤魚,躍出三峽庫區,游向五湖四海。(完)
關鍵詞: 魚的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