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嶺南IP,推動文化“破圈”
(相關資料圖)
從三星堆考古新發現,到《國家寶藏》《假如國寶會說話》等節目,再到“唐宮夜宴圖”“千里江山圖”等舞蹈表演,它們一夜爆火背后,流量密碼是四個字——文化“破圈”。
“破圈”已成為近年文化領域最頻繁出現的詞,甚至已成潮流。如“十三朝古都”西安,在摔碗酒刷屏后又制造了不倒翁小姐姐、大唐不夜城等熱點,帶火了整座城。
反觀佛山,這座走過千年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眾多文化寶藏,但優秀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碰撞所激發的文化“破圈”成功案例還不多,富有辨識度和感染力的嶺南文化IP群還有待擴大。佛山如何發力?
第一種思路是,從消費熱點中尋找“破圈”之路。
佛山是嶺南文化大市,以文化促消費有著廣闊空間。今年以來,佛山推出的多項提振消費舉措中,文化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最近開展的塔坡廟會文化藝術周、三水區開漁節暨河鮮美食文化節、非遺創意市集等。這些活動通過搭建不同場景,將消費者的需求與相關文化形成價值連接,擴大消費需求的邊界,文化“破圈”在其中就能找到更多可能性。
再比如,今年戶外露營、后備箱集市大熱,這些場景都能為文化“破圈”帶來靈感。
第二種思路是,從打造城市IP中尋找“破圈”之路。
城市IP是近幾年的熱詞,通過塑造、傳播、延伸以及創意化運營城市IP,不僅能重塑城市品牌形象,在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同時,還能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賦能。
“世界工廠”東莞近年來正憑借頻頻出圈的潮玩產業和籃球文化,打造了“潮玩之都”和“籃球之城”兩大城市IP。
而佛山今年也將實施城市形象網絡傳播推廣工程。對佛山而言,以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為代表的嶺南傳統文化,未來如何讓公眾感到可親可近乃至火出圈,如何讓更多有創意的年輕人加入到嶺南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來,將是嶺南文化IP群打造及城市形象推廣的必答題。(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