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文昌優化營商環境 吸引一批企業和項目入駐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2日消息(記者 吳岳文)文昌市通過預審批、零審批、聯編聯審等模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投資興業“熱土”,吸引了一批企業和項目入駐文昌。
油滴互聯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項目是文昌市約亭產業園今年5月份新引進的項目,在項目招商、落地過程中,文昌市約亭產業園管委會“無縫銜接”招商局、資規局、行政審批局、生態環境局等職能部門,在項目招商、項目落地及后續服務中為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同時,管委會主動作為服務企業,當好“店小二”和“服務員”,推動企業實現項目簽約即拿地,拿地即開工。當前,該項目正在引進設備進場,積極籌備開工各項準備工作。
海南誠泓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娜告訴記者:“我們對‘拿地即開工’這項舉措對項目的推進獲得便利條件有深刻的感受,這種審批流程快速、便捷、簡便、精簡。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用地的申請,給了我們一個極大的信心和干勁。”
目前文昌市約亭產業園招商服務階段的項目共有47個,已落地項目25個。今年下半年,園區還將進一步強化土地、資金、環境要素保障,全力推進招商項目落地,全面加快項目建設,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壓縮社會投資類建設項目前期手續時限,實現“拿地即開工”的工作目標,今年來,文昌市通過出臺《文昌市社會投資類建設項目預審批服務實施方案》《文昌市現代產業園區項目“零審批”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舉措,并在文昌市約亭產業園、文昌市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試行,讓服務企業“零距離”,辦事效率“零延誤”,項目落地“零障礙”。
文昌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資規、環境審批負責人張業達表示:“通過制度創新,包括預審批、零審批,還有聯編聯審的這種模式,優化了文昌市的營商環境,真正地做到了項目‘拿地即開工’,也給了企業投資信心。”
關鍵詞: 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