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9日電 題:陳果仁遇害40周年 美國亞裔維權任重道遠
中新社記者 徐文欣
1982年6月19日,美國華裔陳果仁在底特律被兩名白人用棒球棍追打致死,兇手僅被罰款,沒坐一天牢。這一事件引發了全美亞裔的極大不滿,被視作亞裔參與民權運動的關鍵轉折點。40年過去,在美國針對亞裔的歧視和襲擊事件不斷發生之際,紀念陳果仁似乎別具意義。
(相關資料圖)
追憶逝者:婚禮變葬禮
1982年6月19日,27歲的陳果仁與兩名白人男子在底特律一家酒吧發生爭執,這是他結婚前的單身派對,如果沒有這場意外,他將在幾天后舉辦婚禮,但原定的婚禮卻變成了葬禮。
當時,日本汽車工業對美國本土汽車行業造成嚴重沖擊,因此失業汽車工人對日裔十分仇恨。與陳果仁發生爭執的兩人是父子關系,其中一人剛剛失業。他們誤以為陳果仁是日裔,便將汽車工廠的裁員歸咎于他。
隨后,陳果仁離開俱樂部,但兩名白人男子卻跟蹤他到幾個街區外,并用棒球棍將其打死。
案件發生后,兩白人男子在法院接受了過失殺人指控的認罪協議。兩人都被判緩刑,并被處以3000美元左右的罰款,但均沒有入獄。
發聲紀念:亞裔的怒火被點燃
陳果仁案件的判決招致全美亞裔社區的極大不滿,來自不同國家的亞裔移民,形成一致的聲音,共同維護亞裔權益。
有親歷者稱,陳果仁案讓亞裔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當時大街小巷都被為陳果仁爭取正義的人潮充滿。
華裔建筑師郝傳東表示:“此次事件點燃了亞裔民眾的怒火,掀開了亞裔民權運動的篇章。直至今日,亞裔民眾仍在為陳果仁發聲。”
日前,底特律市政府與“陳果仁40周年紀念聯盟”合作,開啟了為期四天的紀念活動,舉辦多場討論并播放紀錄片,并宣布該市反對針對亞裔的暴力行徑。
鏡鑒當下:亞裔需要更加團結
回顧過去,是為了從中汲取教訓和力量。當下,美國針對亞裔的襲擊呈上升趨勢。郝傳東表示,自己及家人已有3年不敢乘坐公共交通,也盡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可以說,整個亞裔群體都面臨安全感的缺失。”
“幸運的是,很多華僑華人已經行動起來,我有朋友驅車兩小時參加反歧視游行,我本人也曾參與反歧視亞裔法案的簽名活動。當下,我們需要更加團結,亞裔不能做‘啞裔’。”郝傳東說。
美國韋伯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樂桃文認為,隨著亞裔的祖(籍)國國力提升,西方國家一些政客焦躁,卻又無可奈何。亞裔便成了撒氣的對象。尤其是一些政客與媒體對亞裔祖(籍)國大潑臟水時,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與犯罪就愈發甚囂塵上。
“亞裔要對種族歧視堅決說不,逆來順受,忍氣吞聲只會助長歧視者的歧視行為;要提高種族歧視行為與歧視性犯罪的成本;要團結一致,共同斗爭。團結力量大,不僅要團結華人同胞,還要團結受歧視的其他少數族裔朋友,聯合主流社會里反對種族歧視的朋友。”樂桃文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