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華僑城古勞水鄉旅游區“僑一橋”景觀獲得大獎
以“僑”為橋 傳承古今溝通內外
江門日報訊 (文/圖 記者/易航 通訊員/李成娟) 記者6月16日從華僑城古勞水鄉旅游區獲悉,該景區“僑一橋”景觀榮獲2022德國DtEA設計教育獎年度最佳獎。這是繼榮獲加拿大第38屆《木結構設計與建筑》雜志大獎特優獎、入選世界級最受歡迎的建筑網站Arch Daily2022年度建筑大獎后,該景區獲得的又一個大獎。
華僑城古勞水鄉旅游區“僑一橋”景觀為木制拱橋,橋長25米,由北京羅宇杰工作室設計。中國南部鄉村的傳統建筑常選用木材,出于致敬,該工作室同樣選用木材作為主要材料。同時,為了兼顧橋上橋下通行,橋梁采用中國傳統建橋技術中的拱形結構,橋底到水面預留有4米空隙,既方便水上船只通行,也加強了橋梁結構。
“雖然‘僑一橋’整體是拱形結構,但是它的建造部件卻少有彎曲。”江門華僑城古勞水鄉分公司市場部副總監李鵬介紹,除了構成橋底的3根大拱梁,整座橋基本上由體積小、長度規則的松木建成,近距離細看,會發現小木材構件是拴在一起固定在大拱梁上,成為上下結構的次梁。此外,次梁的兩端均咬接固定了向上收合的木料,形成了穩定的三角受力結構,兼顧遮陽與雨水自然排放功能,為游客呈現了一座結構復雜的木橋。“僑—橋”在發揮通航作用、作為水上人行道的同時,也為行人提供了遮風擋雨的空間。
“僑—橋”連接了古勞圩濱水商業街與童夢村樂園,讓游客產生從偏“實”的商業街到偏“虛”的童夢村樂園的空間過渡感。李鵬說,鶴山是著名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約36萬人,“僑一橋”包含以“僑”為橋,傳承古今、溝通內外的寓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