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法院多路徑保護地理標志商標
本報北京4月24日訊 記者徐偉倫 記者4月24日從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面對近年來涉地理標志商標糾紛層出不窮的現狀,西城法院積極完善知識產權訴前調解機制,拓寬訴源治理渠道,探索技術賦能優化送達流程,并通過定期開展普法宣傳等措施推動地理標志商標保護,護航經濟發展“金名片”。
據西城法院副院長王元田介紹,2012年以來,該院共受理地理標志商標侵權糾紛共283件,涉及五常大米、西湖龍井、庫爾勒香梨、臨安山核桃、霍山石斛、舟山帶魚等數十種地理標志,相關案件呈現出批量訴訟集中、被控侵權商家分布廣泛、權利人維權難度大等特點。
對此,西城法院不斷拓寬訴源治理渠道,大大降低權利人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減少矛盾沖突。同時,探索技術賦能優化工作流程,就知識產權保護及司法保護護航企業發展問題等深入地與電商平臺召開座談會,逐步破解司法實踐中“地理標志商標侵權被告送達難”問題,組織經驗豐富的法官定期開展普法宣傳,從“被動化解”轉向“主動預防”,針對企業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進行面對面、點對點調研,形成司法保護需求與問題清單,通過以案釋法、答疑解惑,進一步提升對地理標志商標權利保護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