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珠海4月20日電 (孫秋霞 岳瑞軒)早上8點,謝智坐上從澳門開往珠海橫琴的通勤班車,班車駛過蓮花大橋,從橫琴口岸開出,短短半小時的車程中,他習慣性地在手機上瀏覽新聞,關注琴澳兩地日新月異的變化。
“在澳門居住,在橫琴工作,像我一樣的澳門人越來越多了,特別是橫琴口岸開通后,跨境通關非常便利。”謝智對橫琴發展有切身感受,“這些年橫琴變化太大了,我看見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中拉經貿合作園、勵駿龐都廣場等橫琴新地標一個接一個拔地而起。”
圖為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智能稅務微廳 岳瑞軒 攝
2011年4月,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正式落地橫琴,謝智是該產業園財務負責人,期間,他見證了產業園GMP中試生產、研發檢測及產業孵化基地等一體化全鏈條的形成,見證了科技成果在園區落地、孵化和轉化,見證了澳門中成藥首度獲批內地注冊上市……
目前,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內生產經營企業達到220戶,其中該產業園平臺培育的澳資企業有54家,產業鏈條覆蓋中藥制造、醫療器械、生物診斷等各領域,產業聚集效應初顯。
“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促進中醫藥產業化和國際化一直是產業園發展的初衷,我們會組織澳門國際論壇、中葡論壇-傳統醫藥研修班、佛得角傳統醫藥論壇活動、莫桑比克針灸基礎培訓班等境外活動,這些境外活動的涉稅費事宜都是由稅務部門專門輔導。”謝智介紹,現在產業園企業共有9款產品在莫桑比克注冊成功,7款產品獲得巴西中成藥注冊備案上市許可。
圖為納稅人通過V-Tax遠程自助辦稅平臺“非接觸式”辦理業務 岳瑞軒 攝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葡語國家及地區稅收合作辦公室在國家稅務總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稅務局正式成立運作,謝智表示這一舉措將為中醫藥產業向葡語系國家市場拓展提供更好支撐。
“產業園落地運營以來,得到了稅務部門一路支持,我們累計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免金額超過2.5億,政策享受也很便捷,雖然我是一名澳門來的財務,但并沒有感到什么不適應。”謝智說。
除了稅收減免,不斷升級的稅務服務也讓企業感受到橫琴良好的營商環境。“現在園區企業不斷增長,業務也在不斷增加,像發票類、證明類業務等日常高頻業務的就近辦稅需求日漸突出。在一次稅企座談會上,我們就向稅務部門提出了這個訴求,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解決。”謝智說。
據了解,為更好響應企業的訴求,稅務部門圍繞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重點產業園區、創業園區,提供個性化稅務服務和配套。其中,在產業園開設首個智能稅務微廳,為園區企業和附近企業提供了便利化、全功能辦稅服務渠道。謝智以辦理一項發票業務為例,從在辦公室提交申請,到去智能稅務微廳取票,前后只花了不到10分鐘。
“現在中醫藥產業正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逐步生根、開花結果,合作區的區位和稅收、金融、貿易等方面的優勢,有利于培育更多入園企業發展成長。”謝智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