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發布人口發展規劃,建設人口均衡型社會
2030年常住人口 規模預計超400萬
近日,《佛山市南海區人口發展規劃(2021—2030年)》(下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顯示,近年隨著外來人口涌入,南海人口規模持續增長、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人口紅利”持續釋放。
未來面對人口增長帶來的公共服務壓力和老齡化,南海將加快建設人口均衡型社會,努力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2025年全區常住人口規模預計為388萬人;2030年常住人口規模預計為404萬人,人口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
南方日報記者 孫景鋒
▶▷社會撫養比28.2%
“兩頭低、中間高”釋放人口紅利
2022年3月,佛山市發布了最新人口統計,2021年全市新增人口9.38萬人,其中南海貢獻最大,新增人口超4萬人,體現了強大的城市吸引力。
把時間線拉長可以發現,近年南海的人口規模和人口質量均得到持續優化提升。《規劃》對近年南海人口發展的特點和趨勢進行了全面分析。根據統計,2020年11月1日零點,南海常住人口合計366.72萬人,較2010年增加了107.84萬;南海占佛山市常住人口的比重達38.61%,人口規模為佛山市五區之首。
流動人口是南海人口規模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十三五”時期,南海流動人口整體呈平緩發展態勢,規模較大。2020年,全區登記在冊流動人口共221.95萬人。流動人口的隨遷家屬明顯增加。2020年非佛山戶籍的小學在校學生12.75萬人,較2014年增加超過4萬人。
流動人口的涌入支持了南海“人口紅利”持續釋放。撫養比是衡量“人口紅利”的重要指標,國際上一般把撫養比小于50%(含50%)稱為“人口紅利”期。“人口紅利”期意味著勞動力人口供給充分,勞動力人口年齡結構較年輕,人口老齡化高峰尚未到來,社會保障支出負擔輕,財富積累速度較快,為發展提供機遇。
近年南海區出生人口因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增幅較大,人口總撫養比雖有上升趨勢,但總體上常住人口總撫養比仍處于較低水平。2020年,全區常住人口總撫養比為28.2%,遠低于全國45.88%、廣東37.80%的水平。其中,少年撫養比為19.0%,老年撫養比為8.7%。常住人口年齡結構還處于“兩頭低、中間高”、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撫養負擔較輕的“人口紅利”期。
人口規模增長的同時,近年南海醫療、預防、保健與康復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市民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得到有力提升和改善。2020年,全區戶籍居民平均預期壽命82.84歲。
▶▷人口密度3400人/平方公里
40萬廣佛“候鳥”彰顯城市活力
人口密度是衡量城市人口吸引力的另一個重要指標。根據統計,2020年南海平均常住人口密度約3400人/平方公里,不僅高于佛山2501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也遠高于粵港澳大灣區,除深圳、東莞外高于珠三角九市的其他城市平均水平。
從區內人口分布看,全區各鎮人口分布多年保持相對穩定,桂城、大瀝、獅山人口密度排名前三,丹灶和九江人口密度較低。其中,桂城街道人口密度最高,達到8709人/平方公里;近幾年大瀝鎮的人口密度持續快速增加,達到8233人/平方公里。
相對于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實際管理服務人口”涵蓋了半年以下的流動人口等短期駐留人口,是反映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
南海區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前沿地帶、廣佛同城核心區,是廣佛候鳥人群、打工人群、異地辦公人群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區域,流動人口呈現規模大、流動性強、類型多樣化等特點。
根據2020年南海區常住人口、戶籍人口、流動人口(含居住半年以下)、南海區移動手機信令數據及其市場配額等數據,估算2020年南海區現狀實際管理服務人口約440萬人,當中包括了相當一部分的廣佛候鳥。
經過多年同城化發展,廣佛形成了空間連綿成片、中心城一體、基礎設施同網的同城化格局,形成人口跨城流動的交互模式。根據統計,兩市跨市通勤人數超過160萬人/天,由于房價較低以及交通便利,大量廣州工作的人到南海買房,導致南海區新增了大量廣州上班、南海居住的居住人口。
研究表明,南海-廣州候鳥人群約40萬人,其中居住在南海、工作在廣州的廣佛候鳥人群約28萬人,居住地主要集中在大瀝、桂城與里水,工作地主要集中在荔灣區與白云區。
▶▷健全“一老一小”服務體系
建立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面向未來,人口規模的增長和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南海人口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包括人口增長將持續加大城市建設發展和公共服務壓力,成為南海區人口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預計2030年末,全區戶籍人口將達到210萬左右;隨著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人口撫養比進一步上升,預計2030年末,全區戶籍人口老年化指標為12.6%。
此外,隨著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開始下降,產業結構優化下外來遷入人口規模大幅度下降,預計2020至2030年,南海人口年均增長率將逐年下降并達到穩定,預計年均增長率由1.27%下降至1.0%左右,平均增率1.1%左右。
為了應對挑戰,《規劃》明確要以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為主線,加快建設人口均衡型社會,努力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創造有利于發展的人口總量勢能、結構紅利和素質資本疊加優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規劃期間,南海將推動人口總量穩定增長,常住人口、戶籍人口的總和生育率水平提高并穩定在一個適度水平,2025年全區常住人口規模預計為388萬人,戶籍人口規模預計為186.7萬人;2030年常住人口規模預計為404萬人,戶籍人口規模預計為210萬人左右;人口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高,到2025年全區養老機構的醫養結合率達到100%。
其中,針對“一老一小”重點人群,《規劃》提出要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并完善“居家社區相協調”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探索以醫護、康復、照護、養護為中心的醫養結合新路子,構建全周期的一體化的“居家社區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立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建立科學完善的佛山市南海區養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保證標準覆蓋服務管理、服務提供、服務監督全過程的90%以上。
落實國家生育政策,南海還將建立健全的三孩生育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嬰幼兒哺育、青少年教育的社會分擔機制、政策保障機制,建立托管教育、醫療保健體系等生育友好型的社會服務體系;加大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支持力度,完善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網絡,鼓勵申報普惠托育服務項目,鼓勵用人單位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并將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列入新建小區配套設施建設要求,與住宅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