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續寫春天的故事|海南文昌:東星斑“住”進樓房里

2021-04-17 12:28:31 來源:經濟日報

海南省文昌市會文鎮漁民喜迎漁業“新鮮事”:東星斑“住”到樓房里。

40歲的曾廣能在海南文昌會文鎮馮家灣地區養魚、捕魚20多年,出海捕撈和傳統養殖是他的拿手活。但是,入駐兩層樓高的廠房,發展生態化、工廠化、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的水產養殖,還是頭一次。

水產養殖業是馮家灣漁民依賴多年的生計。上世紀80年代,受馮家灣優良的自然條件吸引,一批科研院所和水產企業紛紛入駐,帶來先進的育苗技術,拉動養蝦業、飼料業、網具業等整條產業鏈發展,馮家灣因此成為知名的“蝦苗谷”。

數據顯示,2020年,文昌蝦苗年產量1578億尾,產值15.6億元,占海南全省蝦苗產值的80%以上,占全國市場份額近30%,“蝦苗谷”稱號當之無愧。

可觀的效益讓許多馮家灣沿海漁民放棄出海捕撈,上岸從事養殖業。截至2018年7月,馮家灣地區養殖戶有2144戶,養殖面積達到13443畝。由于沒有集中式清潔海水供水系統,養殖戶自建取水井,海岸帶遍布取水管。當地污水處理比例低,污染物源頭減排和末端治理設施嚴重缺乏,大部分直接排海。

粗放式的養殖方式與一擁而上的養殖規模,讓大海“扛不住”了,局部海域水質下降,部分區域沙灘出現淤泥化污染等問題。

怎么辦?痛定思痛后,文昌開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清退養殖場。2018年9月,文昌發布了《文昌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劃定養殖區、限養區和禁養區,公告通報于2019年底前全面清退水產養殖規劃禁養區內的水產養殖場。

清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祖祖輩輩靠海吃海,突然沒了生計怎么辦?”如何在保護生態和解決老百姓生計上找平衡,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文昌市委、市政府找到了答案:在會文鎮沙港崀地區建設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地區無序開發、無序養殖、亂占、亂排、破壞和污染生態環境等現象,實現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

馮家灣現代漁業產業園按照“五化”(即生態化、工廠化、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和“兩升兩降”(即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養殖戶收入明顯提高、經營風險明顯下降、環境負荷明顯下降)的要求進行規劃建設。園區專門規劃出1528畝土地建設安置區,對于符合入園條件的退養戶,按照統一標準和規定,鼓勵分期分批入園養殖。

“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產業難以為繼,必須謀求良性發展。”2021年5月,曾廣能等首批4戶養殖戶正式在馮家灣現代漁業產業園的兩層養殖廠房進行投放試養,開啟他們的“車間化”養殖新模式。在3年試養期內,園區對他們免收廠房租金、供水等費用。

“養殖廠房設計為多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廠房從深海抽水養殖,并采用循環水養殖技術,具有節水、節地、可控性強、低風險、水產品質量高等優勢。此外,園區對尾水采取統一處理,確保達標排放,解決生態環保問題,讓養殖戶沒有后顧之憂。”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金喆說。

漁產上樓會不會影響產量和品質?“與傳統養殖模式相比,新型生態養殖廠房抗臺風暴雨能力明顯增強,集約利用土地。而且,整個生產環節更加科學,生產條件可控,試驗養殖的水產品質量、產量都有保證。”曾廣能說,從2021年5月入駐園區算起,至今短短幾個月時間,他養殖的東星斑、東風螺收益數萬元,實現了第一年投產的“開門紅”。

更讓曾廣能感到安心的是,園區還組織園區專家顧問團隊和水產科研機構圍繞養殖戶入園養殖面臨的品種選擇、病蟲害防治、養殖尾水處理、成本控制等問題提供技術咨詢和現場指導服務,及時幫助養殖戶解決入園養殖遇到的技術難題和實際困難;文昌市與保險公司合作,在產業園建立了水產養殖保險、水產種苗保險和水產品價格指數保險3個險種,由政府補貼保費,為養殖戶提供更多保障。

去年5月,以馮家灣為核心的文昌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入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錄。不少水產企業和科研院所“慕名而來”。截至目前,產業園已引進正大集團、海大集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等14家企業和科研院所入駐。

渤海水產育種海南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何強說,馮家灣基地建成投用后,公司自主繁育的南美對蝦種蝦年產量可達20萬對。馮家灣現代漁業產業園從深海集中取水、統一供水,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海岸生態的破壞,同時降低了企業取水的成本。

以構建“高效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水產養殖業為目標,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集成配套了水產生態綠色養殖的關鍵技術和設施設備,建立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多層廠房的水產生態綠色養殖示范區。還通過光伏發電、分布式能源站、水源熱泵等智慧能源項目,提升園區能源管理智能化水平,預期能實現園區節能超過10%、二氧化碳減排超過20%、降低用能成本超10%,打造文昌智慧生態綠色產業園。

未來,園區將建立種苗繁育聯合研究中心,構建熱帶水產苗種南繁基地,力爭成為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漁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打造海南省近海養殖退養、漁業發展轉型升級的樣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偉)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