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4月13日電(記者 申冉)4月13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為祝再強、濮業良、王素明、王恒4位老人舉行了熄燈儀式。今年以來,在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的幸存者中又逝去了4位,截至目前,僅剩57位。
當天,老人們的家屬齊聚在紀念館幸存者名單墻前,為老人們的照片熄燈、獻上鮮花,表達哀思之情,追憶老人們留下的歷史記憶和囑托期望。
終年90歲的祝再強老人,在年幼時從日軍屠戮的鐵蹄下幸存,此后不僅成為抗美援朝戰場上的一名戰士,后來還考上大學成了全家人的驕傲。“作為幸存者后代,我們將繼承父輩的歷史記憶,積極參加紀念館的相關活動,為維護和平與正義做一點貢獻。”其子祝肖亮表示。
4月13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4位老人舉行了南京大屠殺去世幸存者熄燈儀式。 泱波 攝終年100歲的濮業良老人曾親眼目睹侵華日軍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其親人也被日軍抓走殺害。濮業良長子濮傳政回憶起父親在世時經常不顧年邁參加紀念館的活動,為還原歷史真相、反對戰爭而奔走。“父親生前常會和我們講述這段慘痛的歷史,作為幸存者后代,我們有責任接過接力棒,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終年87歲的王素明老人,因父親被日軍殘忍殺害,讓其小小年紀便失去至親、嘗盡流離失所的滋味。“岳母走了,南京大屠殺歷史卻已經成為家族記憶代代傳承。近年來,每次去國外,我們都會以幸存者家屬的身份,向外國朋友講述這段歷史,讓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殺真相,今后我們還要繼續這樣的講述。”王素明的女婿夏天行說。
離世幸存者的后代,都將一份繼承囑托、講述歷史的重任刻在心上。 泱波 攝百歲老人王恒是在今年清明節后不久離開人世,老人在幼年時親歷了南京大屠殺,在戰爭中痛失父親。王恒的孫女王蓮在名單墻前,哽咽著回憶起爺爺,“爺爺在世的時候,總是給我們講述他在南京大屠殺中經歷的種種。一開始,我以為爺爺是在給我講書里的故事,后來才知道他所述說的都是他的真實經歷,是那樣的殘忍和悲痛。2011年,我幫爺爺開了一個微博賬號,起了一個名字叫‘王恒爺爺的故事’,那時我就想,要把爺爺講給我聽的回憶,說給所有人聽。”
四位去世老人的家屬向紀念館捐贈老人生前使用的物品。 泱波 攝“雖然爺爺已經不在了,但王恒爺爺的故事不會‘停’下來。我看到網友們在微博賬號留下的緬懷和悼念,我想應該把爺爺留給我們的囑托和希望繼續傳遞下去。我會繼續寫王恒爺爺的故事,記錄爺爺曾經告訴我的歷史,作為南京大屠殺見證者的后代,這就是我們的使命。”王蓮告訴記者。
截至目前,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幸存者僅剩57位。 泱波 攝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紀念館館長周峰在儀式上表示,“近期幾位幸存者老人相繼離世,讓我們感到十分遺憾與悲痛。‘去世幸存者熄燈儀式’,既是對去世幸存者的緬懷與哀思,也是我們對歷史記憶的銘記與傳承。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南京大屠殺,不僅是每位幸存者的個體記憶,還應鐫刻在我們每個人的腦海中,沉淀為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我們有責任接過幸存者歷史記憶的接力棒,把這段歷史記憶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下去,唯有不忘過往、以史為鑒,才能走好未來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