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浦東陸家嘴的上海吳昌碩紀念館再推新展——“金石之交——吳昌碩先生誕辰180周年傳承展”。本次展覽匯聚吳昌碩篆刻藝術、金石題跋等20余件佳作,同時展出7位當代書法篆刻家以吳昌碩篆刻、詩文等為題材進行的再創作,以探究吳昌碩藝術奧義,同時展現各自的所學所思和彼此之間的“金石之交”,發揚吳昌碩“與古為新”的藝術精神。
吳昌碩是近代以來最為杰出的“詩書畫印”全才型藝術家之一。他在書畫篆刻諸藝中,篆刻先行,且成就最高,嘗自語:“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與印不一日離,稍知其源流正變。”吳昌碩一生刻印超兩千方,書畫乃至硯銘、考訂文章總數過萬,且多精品佳制,其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為世人所崇尚。今日海內外印壇,無不尊吳昌碩為宗師。
本次展覽精選吳昌碩早中晚各時期的篆刻藝術精品,20余件佳作匯聚一堂,十分難得,值得藝術愛好者們參觀學習。觀眾通過展覽可知,吳昌碩在而立之年后,破除流派、地域、舊俗束縛,從秦漢上及春秋戰國, 踐行“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理念,圍繞“石鼓文”,書印合力,進而以書入畫,書畫印相輔相成。金石書畫外,更致力于詩文,乃至“經史而外益研討形聲故訓之學”,綜合發力,冶金石書畫于一爐,開創出嶄新的境界,終成影響海內外的藝術巨匠。
在吳昌碩真跡之外,作品一同亮相本次展覽的7位當代書法篆刻家,分別是陳大中、沈樂平、王丹、徐海、許雄志、朱培爾、鄒濤,他們都是吳昌碩藝術的追隨者和研究專家,也都是“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的踐行者。
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篆刻委員會副主任)徐海,在展覽中帶來了一方刻有《胸中海岳》的印章。“《胸中海岳》是一方吳昌碩刻過的名印,這種大氣魄令我心馳神往,因此我選擇再創作,來表達我對吳昌碩的致敬。” 徐海笑言,再創作時他的內心還是頗為誠惶誠恐,“老是擔心刻不好。”與此同時,他也希望將這種學習吳昌碩藝術的方式,帶進學校的日常教育中。
《中國書法》主編、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朱培爾認為,在7位參展的當代書法篆刻家身上,還體現出了和而不同的精神:“每個人在作品中都表達出對吳昌碩藝術的敬仰和熱愛,同時也都加上各自對吳昌碩藝術的不同理解,相互觀摩都會有所收獲,因此尤為難能可貴。”
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表示,本次展覽名為“傳承展”,具有特殊意義:“甚至是觀眾駐足欣賞本次展覽也是傳承,讓經典在大家心中延續,也希望當下年輕人擔起傳承的使命,為振興海派書法篆刻藝術而不斷努力。”
本次展覽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指導,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區文體旅游局)聯合主辦,并得到安吉吳昌碩紀念館的大力支持,將持續至12月22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