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青海鹽湖2萬噸碳酸鋰項目太陽能供熱工程。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供圖
青海鹽湖2萬噸/年碳酸鋰項目太陽能供熱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于2022年5月12日實現成功供熱。根據項目一年來的實際運行及供熱數據的分析,該項目已經成功實現了光熱供能成本低于傳統能源用能成本的這一關鍵性目標。
據介紹,該項目通過高比例清潔能源替代方案設計、聚光集熱技術體系創新和優化系統運行模式等措施,為鹽湖提鋰產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項目中的太陽能鏡場采光面積約30萬平米,設計標準年供熱量約88萬吉焦(GJ),可替代超3000萬立方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萬噸。同時,該項目采用的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體系,能夠有效適應鹽湖地區嚴酷復雜的環境條件,在全世界范圍首次圓滿解決了不穩定鹽蓋表面大規模聚光集熱鏡場的設計建設及運行維護難題。
北京兆陽技術團隊表示,該項目的成功投運,是大規模清潔能源技術在鋰電產業的成功應用,是礦產資源行業通過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實現節能減碳的最新成果;也是通過自主技術創新的清潔能源供熱技術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的典型案例。(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