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一線講述】小種子承載大夢想|天天快播報

2022-08-30 07:58:3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小種子承載大夢想

講述人:大連市特種糧研究所首席專家謝輝

我從事農業工作已經40多年了,可以說見證了中國農業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剛開始的時候,主要是從事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工作,促進糧食穩產、增產。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躬耕黑土地,推動糧食高產優質,讓中國人的飯碗裝中國“好糧”,成為我的新愿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世紀90年代,為從有限土地上生出更多效益,我積極探索適合大連的地膜覆蓋旱種技術和兩茬生產技術,都收到較好增產增收效果。在遼寧省率先推廣中國農科院“中糯1號”鮮食玉米,在當時達到了“玉米論穗賣”的效果。

1999年,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組建高蛋白和高油大豆新品種選育與應用聯合攻關組,我對高油大豆“中作983”兩個原種提質保純,推出大豆“中黃13號”和“中黃35號”參加育種繁種和推廣,“中黃13號”已連續5年在全國種植面積第一。

“吃飽后自然要吃得好,培育高產優質品種,讓中國人的飯碗裝滿中國好糧”是我一生追求的事業。2005年起,我開始和大連的同事們一起探索太空育種,利用太空失重、微重力、交變磁場、強輻射等空間環境,對種子進行強干預,獲得地球上不能得到的基因誘變,實現品種優化高產。

大連特種糧研究所(航天育種基地)分別進行了5次太空種子搭載,共搭載品種22個。現已選育出經遼寧省審定的航天功能性水稻新品種3個、千年古蓮新品種2個、觀賞植物新品種16個、水稻新品系77個。以2021年遼寧省審定的軟米稻“連粳4號”為例,與“金禾1號”相比,糖低35%、鈣高90%、硒高45.8%,推廣面積達30萬畝,比種普通水稻平均畝增收600元。

為了適應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我用10年時間在特種糧食的“五彩”上下功夫。經過艱苦引選,紅、黑、白、紫、綠,五彩色的水稻、玉米、大豆、花生已經出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軟米稻“連粳3號”“連粳4號”填補遼寧沒有軟米稻的空白。為了帶動農民增收,普蘭店航天育種基地以訂單式農業的形式,帶動周邊農戶進行農業生產。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來,我們選育出的新品種為農民增收增效近百億元。

如今,大連的特種糧研究所每年引進和選育的國內外特種水稻、地瓜、花生、谷子、玉米、蔬菜新品種試驗展示280多個,應用新技術9項,繁育原種18個,承擔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Fe輻照作物試驗、遼寧省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適應性試驗,遼寧省降解膜應用試驗等科技項目7項。研究所有特種菜觀光長廊1018米、水稻主題公園180畝,年接到考察、調研、學生實習、觀光客近萬人次,已經成為科研的舞臺、品種的擂臺、科普的平臺、觀光的景臺,為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一份農業科技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吳琳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3年04月24日05版)

關鍵詞: 小種子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