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各大城市半年成績出爐!這個計劃單列市倒數第一?

2022-08-05 09:42:04 來源:鳳凰網房產

來源:城市財經

原標題《倒數第一!這個計劃單列市,難了!》


(資料圖)

01、廈門失速了

目前36個主要城市(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與首府城市)中公布經濟半年報的有28個,只差太原、長春、合肥、南昌、鄭州、長沙、南寧、拉薩。

在已公布數據的城市中,廈門是一個扎眼的存在。

根據廈門統計局披露:

2023上半年,廈門市GDP規模3726.43億元,增長1.2%。

1.2%在目前公布數據的主要城市中處于墊底,且是唯一一個增速在2%以下的主要城市。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從數據可以看到,目前公布數據的28個主要城市,有16個跑贏了全國平均5.5%的增速,北京與貴陽兩座城市持平,10個城市跑輸了大盤。

跑輸大盤的城市包括重慶、天津兩個直轄市,還有廣州、武漢、哈爾濱、蘭州、福州、昆明、烏魯木齊,當然還有廈門。

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其他城市降速也都在合理范圍內,但廈門的增速卻顯得很吊車尾。

有人可能說,是因為去年廈門增速太快了。的確,去年上半年廈門的增速為5.4%,在主要城市中與福州并列位居第二,僅次于石家莊。

但是看看石家莊,去年上半年增速第一,今年上半年依舊能夠達到6.1%,跑贏大盤。

同省的兄弟城市福州,雖然跑輸了大盤,也仍有4.5%的增速。

廈門,為何失速這么快?其實和失速的東莞一樣,都是出口和工業拖了后腿。

02、工業、出口拖后腿

根據廈門統計局披露:

第一產業增加值10.48億元,下降4.1%;第二產業增加值1413.93億元,下降6.2%;第三產業增加值2302.02億元,增長6.4%。

第一產業(農林牧副業)和第二產業(廣義制造業)都在下降,特別是第二產業下滑如此厲害。

細化來看,全市35個工業大類行業中12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34.3%。也就是說,還有23個工業大類行業是負增長的。

再看出口。

根據廈門海關統計:

上半年廈門市外貿進出口48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4%;其中進口2567.1億元,增長18.2%,出口2232.9億元,下降1.1%。

進口增長非常不錯,從而拉高了進出口整體增速,但出口卻下降了1.1%。

對于廈門這樣一座海運城市來說,出口對于其經濟的拉動不言而喻。

以2022年數據來看,廈門去年出口總額4657.4億元,對外依存度59.7%,依存度位居主要城市第6位。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以上兩個因素,是廈門這次失速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因素,根本因素在于,廈門的產業近年來有空心化的傾向。

從數據來看,過去十年,廈門的經濟增速表現很不錯。從2011年至2021年十年間,廈門GDP增長了177.4%,在五大計劃單列市中位居第一。

此外其資金總量增速位居第二,進出口增速位居第二。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但輝煌背后仍有隱憂,也就是第二產業占比下滑過快。這是天津、青島兩座城市過去十年跑不贏南方城市的關鍵因素,也是廈門的隱憂。

03、產業空心化傾向

天津、青島都是工業起家,工業是兩座城市的基石,但過去一些年,兩座城市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一路下滑。

數據顯示,2010年天津第二產業(廣義制造業)占比為53.1%,占總GDP比例超過一半。如今,占比只有37%。

青島方面,2022年第二產業占比為34.8%,要知道2015年,青島二產占比還高達43.3%,2010年更是高達48.7%。

面對這一現狀,青島和天津在過去兩年里都紛紛表態,要開啟尋根之旅,重塑工業實力,回升制造業在經濟中的占比。

再看廈門。根據廈門統計局披露的數據來看,2000年廈門三產占比分別是4.2%、52.7%、43.1%。當年廈門經濟的一半以上都是工業提供的。

到2010年,廈門的三產占比分別是1.1%、50%、48.9%,這時候,第二產業已經提供了廈門一半的GDP。

再看還沒有出現疫情影響的2019年,三產占比分別是0.4%、41.6%、58%。第二產業占比較2010年下降了8.4個百分點,同時第三產業(廣義服務業)占比則提升了9.1個百分點。

這還沒完,今年上半年廈門的第二產業占比下降至37.9%,而第三產業占比提升至61.8。

適當提升第三產業,減弱第二產業,的確有必要,畢竟發展第二產業就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第三產業。但務必切記,第二產業是第三產業的基石,沒有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便是空中樓閣。

凡事都得有個度。工業是一切產業的基礎,沒有工業的服務業是鏡花水月。

有人或許會反駁說,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占比最高的都是第三產業(服務業),第二產業(廣義工業)占比都不超過30%,美國甚至低于20%。2018年,美國的第二產業增加值約為38151.44億美元,接近其GDP總量的18.6%。

但你要知道,這些國家都擁有強大的工業技術與科技實力,他們不是不追求工業,而是轉移了“制造環節”,與之匹配的內容仍在。以美國蘋果公司為例,掌握著品牌、設計、標準、專利、營銷等等,只是將整個手機產業鏈上的“制造環節”轉移到低成本國家而已。

它們依舊是制造業的霸主,從未放棄過制造業。美國在特朗普上臺以后,更是通過減稅等方式,讓制造業回流美國。

反觀我們國內一些城市,反倒是過分追求第三產業,脫實向虛過快。不光廈門、青島、天津,很多城市都在脫實向虛路上走得太快。

我如此說,并不是說不要追求服務業。當然不是,追求工業的目的是追求產業升級后的科技、金融服務業,但一定不能忘本。

客觀來說,一座城市的工業實力并不是越強越好,關鍵還是要與城市地位相匹配。

以上海來說,上海去工業化,是為了壯大自己的金融科技實力,作為中國經濟、金融、貿易中心,顯然金融與科技更適合上海的身段。

北京、深圳、廣州、也是一樣。在工業實力已經達到了一定強度之后,發展更好的服務業(科技、金融等),才能夠突破自己的天花板,去創造更燦爛的未來。

但是即便是一線城市,也始終維持著扎實的工業底子,深圳、上海是工業實力最強的兩座城市,廣州、北京相對弱一些,但其工業實力,廣州仍在前十,北京位列全國第14位。

如廈門這樣的城市,本身工業實力就不夠強,想要追逐服務業,身段又不夠。

因為,科技、金融這類服務業,一方面需要扎實的工業底子,另一方面依賴國家頂層設計。廈門雖然是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國家經濟特區,但按照住建部的城區人口劃分,只是I型大城市而已,不是特大,更不是超大。

所以,對于自身實力不強的城市來說,只有不斷壯大自己的工業實力,憑借實體經濟去爭奪排名。

廈門第二產業不斷下降的背景下,廈門的工業產業中,僅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值突破千億,2021年為3042.7億元。

同時,這些年廈門受產業轉移影響,的幾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都在大跳水。

比如液晶顯示屏產量,已經從高峰時期的年產1.46億片下降至去年的4460萬片,膝蓋斬了。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廈門市統計局

手機產量和數碼相機產量,更是腳踝斬。

手機產量方面,高點時期的廈門一年手機產量3592.45萬臺,這一規模與東莞、重慶這些生產大戶自然不能比。但就這一規模也沒能守住,去年的手機產量只有165.94萬臺,跌至高點時期的零頭。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廈門市統計局

數碼相機方面,巔峰時期年產量533.07萬臺,去年只有69.16萬臺。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廈門市統計局

這些工業產品產量下降的局面,重慶在承受、成都在承受、東莞也在承受,不是廈門一個城市的問題。

應對的辦法就兩個:

第一,提升營商環境,努力留住企業。

第二,升級產業,拓寬產業賽道。

國家層面上,也發布了文件來應對。

7月11日,國家發改委批復印發了《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管理辦法》。

文件明確提出要在中部、西部和東北21個省市自治區批復20個左右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其目的之一,就是利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以及我們的營商環境、交通服務強于東南亞的特點,來留住外流的產業與企業。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