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家復牌的出險房企,佳兆業時下面臨的挑戰仍十分嚴峻。
7月7日,據中國香港司法機構官網,佳兆業在香港被提起清盤申請,聆訊時間為2023年9月13日上午9:30。
7月10日,佳兆業發布公告回應稱,公司將極力反對呈請,呈請的提出不代表呈請人能成功對公司進行清盤。
(資料圖)
極力反對清盤呈請
公告稱,佳兆業集團獲悉布洛德峰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呈請人)針對公司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提出日期為2023年7月6日的清盤呈請,內容有關未償還佳兆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發行的若干以人民幣計值的公司債券,涉及本金人民幣1.7億元及應計利息。發行人為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一般情況下,清盤呈請是海外投資者,面對境內房企到期無非支付債務,所不得不采取的一種手段。房企們的海外債務,大多是純信用債,沒有任何財產或者股權的抵押質押,海外投資者的著力點有限。
業內人士指出,本身這種清盤呈請,對于房企的境內財產,幾乎沒有法律效力,形式上的效果大于實際意義。但是清盤呈請會促使房企及時回到談判桌前,在條件上讓步,這次海外債權人的清盤呈請,暴露了佳兆業的海外債重組工作的難度。
佳兆業表示,公司將極力反對呈請,呈請的提出不代表呈請人能成功對公司進行清盤。截至本公告日期,高等法院并無頒布清盤令以將公司清盤。高等法院將呈請的首次聆訊日期定于2023年9月13日。
“董事會認為呈請并不代表其他持份者的利益,并可能損害本公司的價值。”佳兆業在公告中續稱,公司擬繼續與其境外債權人保持積極主動的溝通,并與彼等盡快形成重組方案,以期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盡快向市場公布方案條款。同時,本公司將盡力與呈請人保持主動、良好的溝通,并在對其他債權人公平的原則下,與呈請人友善協商,妥善處理問題(包括努力促使呈請盡快被撤銷或駁回)。
上半年累計交付約2.1萬套房源
佳兆業復牌后的股價下跌還在持續。
3月10日,佳兆業集團成為今年港交所首個成功復牌的出險內地房企。復牌后,佳兆業集團股價一度跌近40%。復牌當天,佳兆業集團每股報0.660港元,跌幅為21.43%。
過去四個月,截至7月10日,佳兆業集團開盤報價0.20港元,收盤于0.175港元,相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超15%,總市值僅剩12.23億港元。復盤后股價持續下跌,說明其復盤后危機仍然重重。
佳兆業集團出險始于2021年11月,當時旗下的理財產品爆雷。
2021年11月,佳兆業集團控股官方微信號發布《關于調整錦恒財富產品兌付方案的公告》,表示公司即日起推動可落地的實物抵債等多元化兌付方式。據悉,錦恒財富產品由錦恒財富發行、佳兆業集團擔保,涉及兌付逾期金額達3億元。
自2021年11月出險以來,佳兆業集團積極自救,成功引入了中信、招商蛇口(001979)、長城資產等央企和AMC。
今年3月,佳兆業連續發布2021年經審核年度業績、2022年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并實現復牌;4月,佳兆業宣布引入國企福田安城投,并與長城資產、安居建業、福田投控、建安集團等央國企深度合作。
據佳兆業方面介紹,2023年上半年,佳兆業集團在深圳、廣州、上海、重慶、東莞等地累計交付33個項目,截至目前累計交付約2.1萬套房源,已達到去年全年總交付量。
今年6月,佳兆業完成泰州壹號公館、東莞天韻花園、合肥未來城二期等8個項目的品質交付,合計交付近6000套房源。2023年,佳兆業全年計劃交付約4.9萬套房源,全力以赴落實“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部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