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上半年,深圳商辦市場發生多筆大宗交易,包括浙商銀行耗資23.34億元購買寫字樓自用、鐵獅門和輝盛國際以7.27億元買入深潤大廈酒店、silkRoad以15.4億元買入深南68萬科里等。
在目前深圳商辦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為何大宗交易表現比較活躍?在戴德梁行華南區資本市場部主管及董事陳俊儒看來,“目前商辦市場的定價邏輯發生了變化,買家以自用需求為主,更關注環境、景觀及一些對開發商的定制化要求。目前市場的自用買家占到了市場需求的八成以上,上半年金融行業的成交金額占比高達50%。”
7月3日,戴德梁行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深圳房地產市場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寫字樓的整體空置率為24.5%,供應量為45.7萬平方米,凈吸納量為22.9萬平方米。
深圳甲級寫字樓歷年供需情況 來源:戴德梁行研究部
從一線城市2023年上半年寫字樓的供需情況來看的話,整體呈現出了租金下行、空置率上行的情況。不過從供應量和凈吸納量來看,深圳寫字樓的供需情況相對活躍,上半年新供應量達457.12萬平方米,凈吸納量達229.01萬平方米。
“從寫字樓的價格水平來看,深圳甲級寫字樓的平均租金已經差不多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端表示,隨著寫字樓資產價格較大幅度下行帶動回報率提升,實業類買家以自用為目的的資產交易和問詢也趨于活躍,包括金融和專業服務類機構,自用類需求還在上升。
“從深圳市場甲級寫字樓的分布情況來看的話,目前西部的寶安和前海板塊因整體存量擴張過快,拉高了這兩個板塊的空置率。”張曉端表示,目前對深圳寫字樓自用需求較大的主要包括金融和專業服務類企業,TMT行業對寫字樓的需求降幅達12%,這三個行業在深圳甲級寫字樓的需求達到了70%以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