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29日,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披露了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據注冊文件。
根據文件顯示,本期中票基礎發行金額0億元,發行金額上限合計不超過25億元,其中品種一不超過10億元,品種二不超過15億元,兩個品種間可以進行回撥,回撥比例不受限制;品種一為2 N(2)年期,品種二為3 N(3)年期。債券的發行日為2023年7月3日至7月4日,起息日為2023年7月5日,首個票面重置日,品種一為2025年7月5日,品種二為2026年7月5日。債券的主承銷商及簿記管理人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主承銷商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華僑城集團表示,本期中期票據發行金額不超過25億元,其中不超過10億元用于償還流動資金貸款,不超過15億元用于償還23華僑城SCP001。
資料顯示,近年來發行人經營和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營運資金需求上升,發行人相應加大了負債規模,發行人2020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末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2.09%、71.34%和73.98%,維持在較高水平,較高的資產負債率使公司的經營存在一定的償付風險。
另外,華僑城集團的年度報表或季度報表新出現虧損或虧損同比持續擴大。
2022年發行人虧損232.08億元,凈利潤較2021年下降561.39%,虧損主要來自于銷售收入減少與計提減值,公司于報告期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總共115億元。
從財務數據來看,華僑城集團的資產負債率連年升高,流動負債占比大,存在短期償債壓力較大的風險。
華僑城集團2020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末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2.09%、71.34%和73.98%,維持在較高水平,較高的資產負債率使公司的經營存在一定的償付風險。
截至2022年末,發行人負債總額4,308.80億元,較2021年末減少11.16%,其中流動負債2337.03億元,占比54.23%,較2021年末減少27.11%。流動負債占比仍然不低,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流動性壓力,存在一定償債風險。
2020年末、2021年末及2022年末發行人有息負債規模(有息負債包括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應付債券)分別為2,134.72億元、2,157.39億元、2176.64億元,有息負債持續增長。隨著發行人未來業務規模及投資支出的不斷增長,后續尚有大額資本性投資需求,未來資本支出壓力較大,資金需求將造成發行人對融資的依賴日益增加。預計發行人有息負債規模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總體來看,雖然發行人具有良好的銷售回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突出的融資能力,但若行業形勢及金融市場等出現重大不利變化,可能使發行人面臨一定的償債壓力,同時相關利息費用也可能會對發行人的利潤產生一定影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