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釋卷出自哪里
手不釋卷最早出現在《史記》中,記載漢光武帝劉秀。在這本書里記載著“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意思是光武帝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從來不忘看書,可見光武帝勤奮好學。光武帝是那個手不釋卷的主人公嗎?其實這只是它的起源,說到手不釋卷主人公是誰,我們不得不說三國時期的呂蒙。
三國時期,東吳有一個將軍特別能帶兵打仗,他的名字叫呂蒙字子明。這個人雖然特別能帶兵打仗,但他肚子里沒有墨水,而且年輕時因為家里窮,一個字也不認識。
一天,東吳君主孫權勸他多學習一些史書和兵法。他說自己帶兵打仗沒時間讀書,孫權再聽到這種說辭很不高興,就問他:“管理國家,帶兵打仗,哪個事情更多?”自己不要求讀書可以達到做文章的程度,只要能寫一些簡單的軍事行動總結就可以了。呂蒙聽到這里,他知道主公生氣了,所以他不得不誠實地回答說他不知道該讀哪本書。孫權聽后非常高興,并耐心地告訴呂蒙他可以讀哪些書。他用光武帝劉秀的故事來勸誡他,最后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呂蒙刻苦學習,利用行軍打仗的空閑時間,認真鉆研兵法。
在孫權的推薦下,呂蒙先讀了《史記》和《孫子》之類的兵法書,然后又讀了《六韜》和《左傳》之類的歷史書。呂蒙發奮讀書,手不釋卷。這個成語就是形容當時呂蒙艱苦奮斗的精神。
呂蒙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吳國猛將,不管讀沒讀過三國的人們都了解關羽,對呂蒙的了解可能會少,但在歷史上,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是呂蒙的手下敗將,可惜這位將軍只活了四十二歲。
手不釋卷主人公介紹
手不釋卷主人就是呂蒙。而就是這樣一個將軍,聽了孫權的建議后,他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習,正是讀書使呂蒙上了一層樓,成為了吳國的主將,歷史上關于他的成語除了成語“手不釋卷”還有很多,比如刮目相看。
關鍵詞: 手不釋卷最早出現在哪里 手不釋卷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