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近期氣溫不斷升高,但樓市已開始步入淡季。伴隨著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釋放完成,4月以來主要城市的新房、二手房市場活躍度普遍下滑,購房者置業熱情下降。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5月房地產銷售繼續回落,6月市場走勢是關鍵,房地產仍需要政策加力支持。但也有專家認為,樓市走勢符合預期,二季度可能迎來市場底部。
二季度市場迎來淡季
(相關資料圖)
6月-8月是樓市傳統淡季,接下來才是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旺季。“從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對未來3個月的房地產市場我們依然保持謹慎態度,很難有快速反彈,市場對房地產的預期依然較弱,開發企業還是保持謹慎甚至收縮的策略。”5月29日,建誠智庫負責人苑承建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并不調整全年預期。
“今年年初,我們預計二季度有可能迎來市場底部,現在我們依然堅持這個判斷,市場不好但也沒那么悲觀。”苑承建預計,2023年全年樓市成交量將小幅上漲。不過,他同時指出,二季度市場應該會下探到短期底部,是否能夠走出反轉,要看樓市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宏觀經濟的恢復情況。
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4月份,重點100城成交面積環比下降超兩成,低基數下,同比增長超40%;重點15城二手住宅成交約1370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6.3%,同比增長近8成。進入5月,市場延續環比回落態勢,企業推盤節奏亦明顯下滑;前三周,重點50城新房成交面積較4月周均下降接近兩成。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在各地樓市調整壓力不斷增加的背景下,近期部分核心一二線城市開始優化調控政策,上海、廣州等城市調整公積金政策,杭州、南京部分街道或區域放松限購,但整體調控力度仍較為有限,對提振市場活躍度、修復市場預期的效果并不明顯。
2023年以來,熱點一二線城市土地拍賣熱度有所回升,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仍低溫運行。“熱點城市土地市場熱度較高,對當地房地產市場會形成一定的支撐。但整體來看,當前全國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依然在增加。”陳文靜說。
陳文靜表示,房地產市場企穩仍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第一,我國宏觀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居民收入預期并未出現明顯好轉,是制約購房需求釋放的關鍵因素之一。第二,房價下跌預期仍在。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4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02%,與上月持平,但百城中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增加;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繼續下跌,市場預期仍較弱。近期部分城市房企降價促銷的情況增多,也進一步影響了房價的整體預期。第三,近期個別房企償債壓力較大、部分城投風險上升,也對市場預期形成擾動。
高能級城市房地產發展空間仍大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蔣南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樓市普遍出現兩極分化,總體上來看,市郊和中心城區房價走勢各異,市郊的房價在普遍下滑,而市中心的房價在上漲。
蔣南平指出,從房企的角度來看,不同房企心態也是各異。一些房地產商想降價,急于回籠資金,但考慮到成本也不敢降得太多,所以當前樓市形成了買賣雙方相持的狀態。還有一部分房地產商本身有實力,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捂盤惜售,等待機會。
“從全國來看,人口向大城市流入的趨勢并未改變。從區域層面來看,強省會戰略對于人口吸引力有顯著的推動作用。”苑承建認為,從樓市月度累計降幅來看,2022年下半年以來降幅已基本趨穩,市場進入筑底階段。盡管銷售規模有所回落,但高能級城市或區域內人口流入較多的城市,房地產行業發展空間依然較大。
陳文靜認為,短期市場走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在當前市場調整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亟須中央及地方政府給予樓市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以穩定購房者的置業信心和預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