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零售金融?
零售金融指金融機構與私人用戶之間的交易,包括ATM\POS交易和信用卡授權。
零售金融業務是指銀行商業銀行運用現代經營理念,依托高新技術手段,向個人、家庭和中小企業提供的包括存取款、貸款、結算、匯兌、投資和理財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
銀行,零售已成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而銀行在零售的業務是銀行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零售的銀行業務是銀行商業的傳統優勢領域,但隨著各國金融市場的開放,過去金融分類管理的界限逐漸模糊和淡化,銀行,證券與保險公司的交叉越來越普遍。
越來越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過去不在零售經營的金融機構、非傳統金融服務企業紛紛進入市場,加劇了這一業務領域的競爭。
零售金融的發展趨勢:
隨著金融全球化的發展,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銀行臺合并的浪潮,金融監管的放松,個人收入和財富的增長。在當前西方國家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或地區的銀行產業改革中,以個人和家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零售金融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1.零售業務已成為銀行的主要盈利業務。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的銀行逐漸改變了經營戰略,業務拓展轉向以個人和家庭為中心的金融服務。一些大銀行,合并重組后,零售業務的利潤約占總利潤的30%-70%。改變了過去小銀行經營零售業務,大銀行主要經營批發業務的傳統格局。以銀行,花旗為例。1994年,零售業務占其34億美元總收入的18億美元。1998年,花旗銀行和旅行者公司合并的根本目的是成為美國,最大的零售銀行公司,毫無疑問,合并后其在零售的業務將進一步擴大。
2.在線銀行將成為未來零售的主要商業運營模式。網絡經濟時代是不可逆轉的,不利用互聯網改變管理模式,銀行將在競爭中被淘汰。在線銀行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多元化服務,還可以大大降低運營成本,加快信息傳遞,提高管理效率,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和進入市場的速度。20世紀90年代末,銀行,大大小小的西方國家積極探索網上商務,引發了銀行商業理念和商業模式的變革,在新興市場國家或地區不亞于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