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敏、實習生黃俊鈞 北京報道
由于樓市復蘇過程中出現波動,價格信號也稍稍走弱。
5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減少,同比上漲城市個數增加。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整體漲幅回落、二手住宅環比漲幅回落更為明顯,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或降勢趨緩。
(資料圖片)
從近期的市場交易變化中,不難看出價格調整的端倪。4月,全國商品房交易規模環比大幅下降,樓市“小陽春”褪色,顯然難以對價格形成有力的支撐。
事實上,在市場供需關系趨于平衡的當下,量與價的變化互為因果。今年以來,隨著市場需求的釋放,一些開發商和二手房業主開始提價,但提價行為并未引發“買漲”情緒,卻反過來抑制了成交。
分析人士指出,這也是當前樓市的主要特點:買方時代,價格難大漲。
買方時代的兩個特征
70城房價是房地產市場變化的晴雨表。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市場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筑底階段。在此期間,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下跌成為主流。到2022年第四季度,新房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超過50個,二手房價格下跌的城市則超過60個。
2023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以及一系列穩樓市、促消費政策的刺激,此前積壓的需求開始釋放,樓市出現久違的“小陽春”,房價也迅速止跌回升。3月,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達到64個和57個,相當于2019年上半年的水平。
4月,“小陽春”勢頭有所減弱,房價漲勢也開始放緩。當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2個,比3月減少2個;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36個,比3月減少了21個。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4月單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7690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8.1%;商品房銷售額9205億元,環比下降39.0%。
貝殼研究院市場分析師劉麗杰指出,在一季度市場需求集中釋放后,市場交易量季節性回落,價格環比漲幅收窄,這是市場修復過程中的自然回落和調整,是市場向合理中樞修復過程中的正常振蕩。
今年以來,各級監管部門繼續以較高的頻率出臺穩樓市政策。其中,對需求端各項限制性政策的放松,成為主要特點。具體表現為: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放松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提高公積金貸款及租房提取額度、推進帶押過戶、發放購房補貼,等等。
到4月,類似的政策仍在不斷釋放,但有兩個因素制約了市場的繼續升溫。
第一,部分開發商提價銷售,對需求產生了擠出效應。這使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在4月重新調整價格策略,加大折扣力度,并造成新房價格漲幅趨緩。而在二手房市場,由于漲價會明顯延長交易周期,一些業主也開始下調掛牌價格。
第二,市場供應充足,購房者并不急于出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45億平方米,雖比年初有所下降,但仍為2017年下半年以來的高位。因此,新房市場仍處在去庫存的周期中。
在二手房市場,多家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業主掛牌數量持續走高,明顯超過了交易規模。面對充裕的選擇空間,購房者也放緩了出手節奏。
有房企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兩個特點表明,房地產市場已進入“買方時代”,過去因供不應求而產生的“買漲”心態已不復存在。相反,買方獲得了更多的議價空間,這也使得房價難以大幅上漲。
房價反彈動力不足
在近兩年的市場調整期中,一線城市因對資源、產業、人才的吸引力較強,其房價也一直表現出更好的抗跌性。今年以來,這種情況繼續存在。
4月,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逆勢”提高0.1個百分點。同期,二線城市新房價格同樣環比上漲0.4%,但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回落0.1個百分點。
二手房方面,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0.2%,二三線城市則均與上月持平。
與去年同期相比,一線城市新房價格上漲2.0%,二手房價格上漲0.9%,漲幅明顯高于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
分析人士指出,這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分化趨勢。隨著房地產市場告別普漲時代,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的市場更加穩定,其房價的抗跌性更強;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上漲乏力,其房價也較難得到足夠的支撐。
事實上,近幾個月來,一線城市獲得的政策支持力度相對較小,二線城市所獲的支持力度相對較大,三四線城市亦普遍出臺了較大力度的支持政策。但在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漲幅靠前的城市多為熱點一二線城市,跌幅較大的城市則以三四線城市為主。
受訪者普遍認為,在當前的市場調整期,這種局面將繼續存在。后續的房價變化趨勢,仍將取決于市場走勢。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對房地產市場做出定調,“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調整期,穩定房地產市場,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要繼續努力。”他認為,下階段,隨著經濟恢復向好,穩定房地產市場政策顯效、市場預期好轉,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今年以來,一二線城市出現了樓市“小陽春”,但整體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依然處于調整中。他表示,供需雙方出現了博弈現象,并體現在價格變化上。未來房地產市場依然期待更多的有利政策出臺,來維持量與價的穩定。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也指出,由于政策邊際效應下降,加上近期政治局會議保持定力的基調,預計整個二季度,商品房市場交易量將在一季度的高位上下降。交易量在較低位徘徊,加上房源供應增加,將使價格(尤其是二手房價格)繼續反彈的動力不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