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敏、實習生黃俊鈞 北京報道
(資料圖)
盡管市場尚未全面復蘇,但在今年以來的各項穩樓市政策下,房地產銷售正在持續回暖,并成為市場中最重要的利好消息。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7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3.98萬億元,增長8.8%,增幅擴大4.7個百分點。
其中,3月和4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連續兩個月同比正增長。
但在供應端,市場情緒仍待繼續復蘇。今年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55萬億元,同比下降6.2%,降幅連續兩個月擴大。同在供應端的房屋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指標,降幅也有所擴大。
分析人士認為,經過最近一年多的深度調整后,房地產消費端獲得的政策支持力度較大,需求也得到釋放。供應端受困于流動性問題,積極性雖有提高,但與理想狀態仍有差距。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的解釋為,“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調整期,穩定房地產市場,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要繼續努力。”他認為,下階段,隨著經濟恢復向好,穩定房地產市場政策顯效、市場預期好轉,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促需求政策發力
今年以來,各級監管部門繼續出臺穩樓市政策,并保持著較高的密度和頻次。據中原地產統計,今年前4月,各地房地產政策累計在270次左右。
其中,對需求端各項限制性政策的放松,成為主要特點。具體表現為: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放松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提高公積金貸款及租房提取額度、推進帶押過戶、發放購房補貼,等等。
這些政策對需求端的提振作用較為明顯。2023年以來,穩樓市政策的發力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使得前期累積的購房需求開始釋放。3月,傳統“小陽春”到來,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額同比“轉正”。4月,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也接近去年同期的水平。
付凌暉表示,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前期疫情積累的需求釋放,是推動市場升溫的主因。從區域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房地產熱點市場銷售情況總體向好。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3月和4月單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仍然低于去年同期,但銷售額連續正增長。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這反映出新房的均價明顯上漲。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銷售分化比較明顯,熱點區域、高端改善盤銷售去化好,帶動價格上漲;二是這些樓盤去化快,開發商提價現象比較明顯。
事實上,當前的房地產銷售規模并未恢復至本輪調控前的水平。且根據機構統計,從4月下旬開始,市場交易規模就出現波動,反映出市場情緒有所波動,市場復蘇的態勢也不穩固。
但對于飽受流動性困擾的房地產業來說,此輪市場的升溫,對改善現金流仍起到了積極作用。
今年1-4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45155億元,同比下降6.4%,降幅連續三個月收窄。其中,定金及預收款同比增長4.0%,個人按揭貸款同比增長2.5%,成為僅有的兩個正增長指標。
4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4.78,進入2023年以來已連續4個月擴大。
供應端信心仍待恢復
與需求相比,供應端的恢復速度有所遲緩,且近期也出現了一定的波動。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55萬億元,同比下降6.2%。今年1-2月,該指標降幅曾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但最近兩個月又連續擴大。
同樣在供應端,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同比下降5.6%,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21.2%,降幅也有所擴大。但在市場升溫的帶動和保交樓政策下,房屋竣工面積增長18.8%,增幅連續兩個月擴大。
今年以來,國家統計局未再公布房企拿地數據,但據機構統計,今年1-4月,房企拿地規模有近兩成的降幅。
在房地產的傳導鏈條中,市場銷售往往最先作出反應,供應端則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同時,相比于購房者的情緒變化,開發商在投資中更為謹慎。這也使得在房地產市場復蘇過程中,投資端的數據變化相對遲緩與保守。
北京某上市房企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雖然政策對供應端給予了不少支持,但當前多數房企的著力點在于去庫存,因此總體投資意愿相對不強。房企僅在庫存消耗較大的熱點一二線城市有補倉意愿,這也使得近期熱點城市的土地市場有所回溫。但總體來看,去庫存壓力仍然明顯。
截至今年4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45億平方米,雖比年初有所下降,但仍為2017年下半年以來的高位。
按照付凌暉的說法,供應端和銷售端的不同變化趨勢,也說明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調整期,穩定房地產市場,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要繼續努力。
李宇嘉也指出,這種上游、下游分化的局面,將是近段時間的常態。在多方政策紓困下,各地將消費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需求端得以快速復蘇,但供給端的制約因素在于暴雷企業風險處置和債務償還,這兩方面問題的解決仍需時間。
好消息在于,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將為房地產市場的企穩贏得時間和空間。4月2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對于房地產,保持“房住不炒”定位,強調“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對于房地產來說,促需求也將是未來的側重點。同時,會議對房地產的定調未改,政策環境整體或仍處在寬松期。她認為,各地優化政策的跟進節奏或將加快,并使熱點城市的活躍度得以保持。供應端短期改善的難度較大,但竣工的進一步好轉有望對投資帶來支撐,且東部地區房企投資意愿相對較好,短期新開工面積、開發投資額有望得到修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