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債市整體走強,上周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創出近半年新高。由于債市走強,債券型基金表現較佳。截至12日,年內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1.56%,明顯好于混合型基金,后者今年以來平均下跌1.79%。
根據同花順統計,截至12日,超過95%的債基年內獲得正收益。
數據顯示,24只債基(A/C合并)年內收益率超過5%,工銀可轉債債券、同泰泰裕三個月定開債A、南方頤元定開債券發起位居債基收益率前三名,分別為21.06%、11.97%和8.8%。
從年內收益率居前的債基來看,除了部分為可轉債債基外,大部分為定開債基。普通開放型債基的杠桿率不能超過140%,而定開債基在封閉期間的杠桿率可以達到200%,基金經理可適度利用杠桿以增強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泰康安澤中短債、銀華綠色低碳等多只債基暫停了大額申購或是調低單一基金賬戶申購額度。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旗下債基暫停大額申購是為了充分保護基金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穩運作。
對此,深圳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最近一個多月債券市場走勢比較強勁,申購資金也在陸續增加,為了保證規模不在短期內過快增長,一些中短債基金開始暫停申購。此外,由于利率下行過快,部分債基選擇止盈。
近期,“銀行存款利率下調”的聲音不絕于耳。對此,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記者表示,此輪調整有助于推動債市繼續走牛。無論是商業銀行對于資產收益要求的降低,還是存款搬家帶來增量資金,均指向債市收益率中樞將在二者相互作用之下逐步走低。
對于債市,長城基金基金經理魏建表示,由于消費對融資的拉動不強,貸款和債券的供給都相對不足,在目前銀行、保險和非銀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則很容易出現一定程度的“資產荒”,這是近期債市超預期走牛的最核心原因。債市收益率可能進入震蕩期,未來重點關注資金面會否出現變化,一旦資金面收緊,則需要及時止盈。(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