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弱勢群體是什么梗?
1、“銀行是弱勢群體”并非新鮮提法,但卻一直較難被接受。
2、因為在多數人看來,擁有雄厚資產且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銀行實在與“弱勢群體”畫不上等號。
3、當前銀行遇到巨大挑戰——存款者要求高收益,但這會間接推高全社會融資成本;需要資金的則批評貸款難、貸款貴。
4、多重壓力之下,銀行也成了“弱勢群體”。
5、隨著金融改革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銀行金融機構不得不面對貸款增速回穩、存貸利差收窄、社會融資方式轉變、不良貸款反彈等多重挑戰。
6、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會伴生三個問題:① 一是銀行存款成本上升,進而推動全社會融資成本上升或居高不下;② 二是銀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③ 三是風險偏好變化與信用風險爆發的幾率增加。
7、為了保證利率市場化改革順利進行以及更好地保護銀行業自身發展:① 首先應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防范系統性風險。② 其次,強化融資主體自我約束,增強利率敏感性。要強化國有企業預算約束,增強利率敏感性。要弘揚契約精神,營造誠信環境,強化民營企業信用約束和社會責任,對惡意逃債、賴債行為加強法律制裁。要強化居民風險意識,使其認識到追求高收益必須承擔相應的高風險。③ 再次,提高商業銀行風險定價能力,創新利率風險對沖工具。
為什么說銀行是弱勢群體?
銀行是弱勢群體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銀行的性質決定了它的自然脆弱性。由于貨幣和信貸的固有脆弱性,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銀行也是脆弱和不穩定的。從全球來看,銀行不僅是金融風險和不穩定的集合體,也是經濟風險和不穩定的載體。大量企業和個人通過銀行將自身風險轉移到銀行,獲得資金支持,自然最終銀行成為經濟風險和經濟不穩定的載體。同時,由于銀行和客戶之間廣泛的社會關系網絡,一旦網絡上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在銀行引起連鎖反應和危機,進一步加劇銀行固有的脆弱性。
2、銀行與各種風險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系。在市場化環境下,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信息的不均衡性和委托代理關系沖突的客觀性可能會給銀行帶來風險。在中國,許多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產權不清,缺乏財務硬約束機制,盲目擴大規模,只考慮盲目借款,很少考慮資金成本和還款能力。然而,中國的金融體系由銀行主導,間接融資遠高于直接融資,不止一家企業的融資來自過度依賴銀行信貸的銀行系統。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把目前實體經濟遇到的困難,特別是融資難、融資貴,歸咎于缺乏銀行的支持。
3、中國尚未形成銀行獨立經營的市場環境。一方面,在嚴格控制下,銀行的行為受到嚴格限制。利率定價應遵循利率政策的要求,信貸供應應滿足存貸比指標,經營擴張應服從資本充足率,銀行只是政策的執行者。另一方面,銀行經常受到各種干擾。根據審計署的報告,很大一部分地方政府債務來自銀行的貸款。很多時候,面對擁有巨大資源的地方政府,銀行經常陷入兩難境地。
4、銀行面臨發展和轉型的巨大挑戰。特別是近年來,銀行的市場競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互聯網公司紛紛進入金融業,資金融資和支付活動越來越多地通過銀行的外部體系進行,社會直接融資的比例逐漸增加,渠道和融資脫媒的步伐逐漸加快,銀行在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正在下降。隨著市場準入的不斷放寬,銀行出現了大量的國內法人實體,民營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不斷涌現,各種金融和非金融機構正在進軍銀行業務。競爭對手和競爭格局的變化,雖然不是生死攸關,但可以用內外部的困難來形容。
因此,在全球經濟發展陷入危機、國內經濟趨于平緩的情況下,像銀行這樣的周期強勁的行業很難獨善其身,一方面,銀行利潤增速下滑,另一方面,銀行不良貸款大幅上升。這實際上是銀行體系為國家經濟下滑和產業的結構調整買單。
關鍵詞: 銀行是弱勢群體是什么梗 為什么說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