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憑借“烤爐 小餅 蘸料”三件套的淄博燒烤火出圈,大學生“特種兵式旅游”屢上熱搜。“五一”假期,春光明媚,正可乘興出行。4月27日至5月4日假日運輸期間,全國鐵路安排日均開行旅客列車將達到10500余列,增開旅客列車1500多列。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人氣也帶來壓力,考驗服務的耐心與應對,測試參與者的素養與品位。要讓煙火氣裊裊不絕,應對好“烤”驗成必答題。
別讓網紅風成為“一陣風”
檢驗一座城市能否成為大家喜愛的旅游城市,長假是重要的衡量時間段。時下很多地方都頗重視“網紅”氣質的打造。從網紅民宿到玻璃棧道,從網紅路牌到竹筒奶茶,“網紅風”旅游景點遍地開花。但不乏景點項目因為逐漸同質化和存在的各類隱患,最終變成一陣風。
(資料圖)
以文藝范路牌為例:行走于各大城市景點,“我在……很想你”“在……相見”等路牌頻頻出現,引人駐足合影。如果說它們新鮮出爐時是流量利器、打卡勝地,那長著相似面孔的“標配”,逐漸給游客帶來了審美疲勞,且導致問題:不少網紅路牌為商家私自設置,外觀同正規的路名牌高度雷同,但地點地名不規范,多地拆除過類似“路牌”。
最近興起的竹筒奶茶,也因為顏值較高、包裝新奇,成為年輕人的打卡新寵。但自從有網友質疑過竹筒的安全問題后,就讓消費者心生警惕。
有旅游需求在,新的“網紅風”項目總是層出不窮。它們恐怕都面臨同樣問題:在爆火之后通過統一標準、規范監管,防止“網紅風”變成一陣風,在長假人流多時應完善服務和管理,做好相應安全預案。
謹防為出圈而涉險“出位”
生機勃勃的風景,熱氣騰騰的人流,旅游市場迎來了可喜的“旺季”,但時有發生的個別旅客出格行為,難免帶來公眾對旅游安全的憂心。一則“游客打卡網紅試膽石”的消息最近引發熱議,據視頻,在河南一懸崖上有突出巨石,并已出現裂縫,仍有游客在上面揮舞雙手,并打卡拍照。最新消息是,當地已經砸斷了這塊懸崖上的石頭。
假期的自助式旅游、散客游明顯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旅游過程中的風險,既對城市的管理者提出了要求,對旅游者自身也帶來考驗。登上試膽石打卡,坐在保安崗亭上拍照,于馬路中間、斑馬線上“凹造型”……這些頻頻被曝出的出游涉險現象,個別網紅博主“用生命拍照”的出格行為,或許是為了感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真切,或許只是出于吸引網絡流量關注的迫切,但任何時候游客都得清晰知道,一切的前提是安全。如果為了打卡而“拼命”,為了出圈而“出位”,很可能留不下美好回憶,而是終身遺憾。
文明旅游,是讓煙火氣能保持長久生機的重要保證。近一段時間,文旅部門對于恢復旅游業發展、約束不文明行為、監管不合理行為等都發文通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法規是維護旅游業健康發展、良好市場秩序的底線,作為游客和從業者,還應該謹遵一定的行為準則,遵守公共秩序,為自身設好安全守則。說走就走,假期旅行自有暢快之意,文明出游、理性消費,則更能讓“行萬里路”發揮本該具有的愉悅身心作用。
旅行不僅是消費和生意
作為春節以來的第一個小長假,這個“五一”對于旅游業不啻于一次“大考”。各界寄希望于旅游行業持續向好發展,為經濟復蘇作出更大貢獻,但這也對各大旅游景區、景點的服務品質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長假到來,方方面面能夠答好旅游這篇問卷嗎?
今天你被流量成就,明天可能會被流量反噬。以淄博為例,已經吃夠了流量和口碑的紅利,下面就要面臨這樣的考驗:游客大多數是一次性消費,難以對個別的經營主體形成口碑,但不管是正向的還是負面的口碑,都會換一個方式聚集——城市。
稍有常識的游客都知道,不是青島的每一只蝦都貴,不是西安的每一碗面條都是天價,也不是云南買到的都是假翡翠,但標簽往往在一次次不愉快的消費體驗中、一次次不大不小的輿情中被悄然貼上。好在我們聽到淄博方面喊出了“誰砸我們的鍋,我們就砸誰的碗”,意識有了,就看“五一”交出什么樣的答卷。一些熱門景點常常人流“爆棚”,“南京文旅”微信公眾號也頻頻就出游提醒,還貼心地列出了部分文博場館“五一”前后預約情況,清晰了然。
不讓蜂擁而至的人流量沖淡服務含量和管理質量,不為追求短期熱效應而導致“冷”回味,有“網紅”的熱鬧表象、還有深層的文明理念提升……這些努力,正體現著旅游的“本質”:它不止是一門“生意”,還是一種人文體驗,要在滿足大家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才能找到其終極存在價值。
旅行的意義,是旅程中的玩樂消費,是感受生活、浸染文化,是豐富視野、滿足心靈。煙火氣暖人,更需化解“烤”驗來暖心。多方協力,有力發聲,做到實處,才能創造更多的口碑、迎來“回頭客”,將長假旅游變為一次真正有意義的“試金石”。
來源:揚子晚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