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美國眾議院以415:0票做出決議,通過“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案,意在解除我國在國際上的各種優惠待遇。溯源惡果起因,除了美國反華政客耍弄陰謀以外,人們還歸因到我國有人好無厘頭“吹牛皮”與“統計數據造假”。我看在譴責美帝的同時,對各種“牛皮言論”確有反思與澄清的必要。
我國房地產領域就是“牛皮言論”暢行之地,各種奇談怪論讓人啼笑皆非。比如:說“我國人民人均住房面積已50平方米,達到歐洲發達國家標準”;說“我國待售房有35億套”或“40億套”之多,或者說“我國城市現有空置房3億套”;說“我國城鄉建筑物有6.6億棟之多,折合兩個半人一棟樓”等等。
所有這些“牛皮言論”都是在說,中國建房已多得不得了,不能再繼續建房了。這些說中國舉世無雙的“牛皮言論”,都是“厲害國”說法的翻版,卻沒有一個是真實的。
偽造這些數據的有人被稱為“專家”,也有追求流量自媒體平臺。他們把“房屋施工面積”的“平方米數”說成是“待售房套數”,即把“一平方米”說成是“一套房”,把數字夸大了一百倍,把房屋建成時間提前了五年;還有的信口雌黃直接編造虛假數據,如“人均面積50平方米”,其實根本就沒有出現過這么大的數據;至于主管部門公布的“我國城鄉建筑物有6.6億棟”,明明寫著“93%是農村建筑物,城鎮只占7%”,其中還有不少是非住宅項目,仍然硬把它說成都是城市住宅樓,反正沒人追查編造謊言責任。所有這些虛假數據都有不少信眾,人們在網上以訛傳訛,對房地產業義憤填膺,讓虛假數據傳向世界。
那么真實情況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我國房改25年來,在改善人居條件上成果確實巨大。我國多年保持全世界第一大建設規模,平均每年都能提供上千萬套商品房與保障房。現在城鎮居民家庭住房擁有率為96%,戶均擁有住房1.5套,連城鎮最低收入20%的家庭,住房擁有率已為90%。我國基本上實現了“居者有其屋”。但是快速發展畢竟僅二十多年,房地產開發成果可不像一些網媒編造的那么大。根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房屋建設面積為41.76平方米,其中城鎮居民人均36.52平方米。而我國數字都是“建設面積”,歐美國家用的都是“使用面積”,兩個數據之間相差的是外墻、樓道、樓梯等”公攤面積”。若減去“公攤”來看,我國城鎮居民房屋使用面積不到30平方米,比歐洲國家在住房面積上與質量上都差得遠。特別是城市低收入群體包括青年人與新市民,他們的住房條件亟待改善,需要大量建設保障房。
目前是我國商品房庫存最嚴重的時期,到今年二月份,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為6.55億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為3.26億平方米,折合320多萬套房屋,而不是“積壓3億套房”。至于說“我國待售房有35億套”或“40億套”,更是不合常理的虛假信息。現在全世界75億人口折合29億個家庭,“35億套房屋”或“40億套房屋”足夠讓全世界每個家庭住上1.2-1.4套房!這樣離奇的“牛皮數據”居然能讓不少人相信,簡直是在玩弄某些人的智商。那么這“35億套”或“40億套”是怎么來的呢?可能是把“房屋施工面積50億平方米”誤讀為“房屋套數”了,否則就是直接編造的假數據。
誰知道美國眾議員們在全票通過反華法案時,是不是看到了這些中國的“牛皮數據”呢?它們都來自中國媒體,發布者言之鑿鑿,不少發布者很有地位,言論在網上傳播甚廣。這讓許多中國人都深信不疑,怎么能讓外國人不信?若聽任這些虛假的“牛皮數據”繼續傳播下去,中國不僅“不是發展中國家”,而且“遠遠超越發達國家”,美國反華法案的影響力當然會進一步得到強化。
最后我請“厲害國”的普通民眾想一想,你們真的達到歐洲國家標準“人均50平方米”了嗎?你們真的是每兩個半人就擁有城市里一棟樓了嗎?如果不是,就別跟著“謊言專家”以訛傳訛、自吹自擂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