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規范高效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同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常態化發行相關工作的通知》。
兩份文件均提到,要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的消費基礎設施發行REITs。優先支持百貨商場、購物中心、農貿市場等城鄉商業網點項目,保障基本民生的社區商業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
這意味著購物中心公募REITs離正式落地不遠了。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年底,全國購物中心總的數量已達6300座,其營業總額占同期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10.7%。可見,若這部分存量得以釋放,將為市場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相應的資金可用于資產改造提升,以契合當前的市場消費需求,從供給端來達到促銷費的目的。
REITs退出渠道對資產價值的提升還有較大的刺激作用。就內地的倉儲類公募REITs來說,共有3只,總市值約123億元,平均溢價率為42%左右。資產的較高溢價,將直接刺激大量資金方設立Pre-REITs基金。
借助這一契機,國內的商業不動產基金預計將迎來新一輪的并購熱潮。
2023年一季度,觀點指數收錄的地產資管領域并購事件共有18起,涉及金額約361.26億元,環比上升3%。城市商業類(寫字樓和商場等)有14起,涉及金額279.94億元,環比上升4.5%,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港。這或許意味著,經濟開始復蘇之際,商業不動產資產在經歷了疫情洗禮后,處于價值洼地,受到了資金方的青睞。特別是那些因債務糾紛被抵押拍賣的資產,也有不動產基金與AMC合作撿漏。
當然,不僅局限于消費設施REITs,產業園、物流倉儲、數據中心和住房租賃等領域也尤為火爆。2023年,不動產基金還有哪些投資機會?REITs這片藍海又會如何走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