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萬物云(02602.HK)召開2022年度業績發布會,萬物云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朱保全等管理層參加會議。
根據萬物云披露的數據,2022年,萬物云實現營業收入301.06億元,同比增長27%;利潤為15.86億元;母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為15.1億元。年內,毛利為42.31億元,同比增長5.2%;毛利率為14.1%,經調整毛利率為15.9%。
具體而言,在基礎物業業務方面,萬物云住宅物業服務收入148.11億元,同比增長30.3%,實現毛利14.59億元,同比增長15.3%,在管住宅項目數量3446個,較上年增加623個;商業物業及設施設備管理業務收入75.45億元,同比增長42.7%,實現毛利9.17億元,同比增長26.4%,在管物業和設施管理項目數量1829個,較上年增加264個。
(資料圖)
科技業務方面,來自BPaaS解決方案的收入為9.93億元,同比增長56.7%,毛利率達到32.9%。來自AIoT解決方案的收入為13.85億元,同比增長13.9%,毛利率上升至30.7%。
多元客戶布局,來自于非萬科第三方項目占比達67.7%
朱保全在微信公眾號“萬物有云”發布致股東書稱,2022年,是一個形勢注定嚴峻的年份。經過數年調控,開發商持續債務暴雷、新房銷售大幅度下跌。開發商,這個物業公司傳統的好客戶,一下子變得捉襟見肘,體現到財務報表上則是新開盤萎縮帶來的前介業務與案場業務大幅下滑、新交付的開發商未售空置房帶來的物業費欠費增加以及其他關聯應收賬款增加,代銷開發商車位資產這門看似不錯的生意一下子也冷靜了起來,而以上這些業務在物業公司的財務報表上都曾經體現過不菲的毛利。
朱保全提到,對于開發商今天或有的局面,萬物云在持續降低與母公司關聯交易比例的同時,2019年就開始為對沖業務來源單一的風險做出多元客戶布局,并通過旗下“萬物梁行”,讓公司成為互聯網、金融、高端制造等領域頭部企業的戰略物業服務商。2022年,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中來自第三方的收入為64億元,占比84.8%。
朱保全在業績會上稱,作為一家曾經隸屬于開發商下屬的物業公司,在自身轉型過程中,一方面通過整合戴德梁行大中華區的商業業務實現了多元客戶;另一方面,2020年更名為萬物云后,開始轉型科技發展之路。目前,來自于非萬科的第三方項目已達67.7%,與開發商相關的增值服務目前占比只有9.7%,開發商業務對于萬物云的業務會帶來影響,但是占比越來越低。
朱保全指出,借助萬物梁行形成的第三方商業物業的增速達到45%,目前萬物云服務的非頭部開發商的客戶中,中國互聯網和獨角獸企業的客戶超過60家。另外,萬物云也正在積極拓展一些新的行業客戶,比如高端制造、生物醫藥和新能源等行業。
蝶城改造首年實現提效4%,今年計劃完成超百個蝶城改造
年報顯示,“蝶城 ”是萬物云正在構建的產業互聯生態。所謂蝶城,是指在3公里半徑的地理空間內,圍繞居民生活與資產服務需求,基于空間物聯技術及應用,構建的社區共享服務網絡。通過打破傳統住宅物業圍墻,人員調度從小區內變為跨小區,讓效率得以提升。
根據業績報告,2021年,萬物云已具有459個蝶城,至2022年蝶城總數增長到584個。2022年,萬物云完成提效改造38個蝶城,涉及329個項目,實現收入8.2億元,相關投入改造約1.6億元,在當年實現超過3000萬元的提效,作用至全年可提升4%的基礎住宅物業服務毛利率。
萬物云年報顯示,“蝶城 社商”、“蝶城 電梯”、“蝶城 「XX」”的產業互聯生態正在形成。
朱保全在業績會上提到,“2023年對公司來說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做蝶城,2023年計劃至少再改造100個蝶城,這些蝶城改造完如果產生跟2022年38個蝶城同樣的效應,并且比它的效應更好的話,這個商業模式大家就相信了。”
朱保全表示,“整體2023年收入增長和效益增長相比,因為會有更多的蝶城進入到提效改造過程,我相信2023年的效益改善會大于規模增長。今天蝶城底盤已經有500多個了,必須要在2023年讓它產生效益,這樣才能夠為未來做出更好的鋪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