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唐代曹松所作《己亥歲二首》中的詩句。一將功成萬骨枯,意思是一個將帥的成功是靠犧牲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換來的。這首詩描寫了安史之亂后的戰爭戰亂殃及江漢流域,兵荒馬亂、生靈涂炭的現實。
曹松年輕時才華橫溢,本想安心讀書,卻因家鄉戰亂不止,不得已遷徙異鄉。多年間,曹松一直漂泊不定,找不到立足之地,基本生存問題都難以解決。曹松內心極度渴望天下太平,他在70歲時,才考中進士,但只做了兩年官,就去世了。曹松的這首詩廣為流傳,絕非他無病呻吟,而是多年經歷的真實感嘆。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褒義還是貶義?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唐代曹松《己亥歲》中的詩句,現代解釋為一個將帥的成功是靠犧牲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換來的。詩中揭露了封建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將軍的戰功是千千萬萬人的生命換來的,在詩人看來,封建社會中最為榮耀的封侯之事實則是一種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