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合同糾紛有哪些?
1、房屋質量糾紛
房屋質量一般在房屋交付之后購房者才容易發現,比如一些裂縫、滲漏等問題。如果您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以下解決辦法:,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投訴;第二,雙方協商調解;第三,向仲裁機構提起仲裁;第四,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正當權益。
2、定金糾紛
定金糾紛是房產糾紛中的一個很常見的種類,合同簽訂時定金一定要以書面的形式進行約定才有法律效力。定金的約定要全面,特別是對定金退回的適用情況進行明確的說明。
合同法中適用定金罰則,如果購房者不履行債務,沒有權利要求售房者返還定金。售房者如果不履行債務,需要向購房者返還雙倍定金。
引起購房合同糾紛的原因有哪些?
1、虛假廣告宣傳誤導消費者。商品房特別是期房銷售過程中,廣告往往是引起消費者購買欲并做出購房決定的促成因素。而一旦開發商交付的房屋達不到合同或者廣告中承諾的事項時,常常引發糾紛。
2、商品房開發證照不全且沒有告知消費者的。商品房開發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辦理各種審批手續,依法取得各項批準證書后才能開工建設銷售,證照不全的建設項目因其不合法,通常不能為購房者辦理權屬證書,不僅直接導致購房者的購房目的不能實現,而且對社會穩定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危害甚大。
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一般來說,這些途徑可以概括為:和解、調解、仲裁、訴訟。
1、和解。
和解是由爭議各方根據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和各方實際情況,自行協商而不需通過司法程序解決糾紛的方式。
它是糾紛常見的解決方式。但由于和解協議缺乏的法律約束力,有些人可能會出爾反爾,使和解結果成為一紙空文,延誤了糾紛的有效解決。
2、調解。
調解是由爭議各方選擇信任的第三方居中,就合同爭議進行調解處理。調解通常是以各方互諒互讓為原則進行。
此方法解決糾紛的可能性較和解大一些,但由于調解協議與和解協議一樣不具有強制性效力,也使得糾紛的解決難盡人意。
3、仲裁。
這是指爭議各方根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糾紛發生以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將爭議提交法定的仲裁機構,由仲裁機構依據仲裁規則居間進行居中調解,依法做出裁定的方式。
如何避免買房的糾紛?
1、避免買房的糾紛需要不少上當受騙的賣家就是因為太相信中介說的話,而忽略了調查。其實,賣家在委托賣房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中介公司的信用情況,了解他們的市場口碑,以及是否存在違法前科等問題,以便確定他們是否值得信任。
2、在進行授權委托公證時,賣家要掌握委托范圍、權限的度,做到合理委托。避免買房的糾紛比如簽訂買賣合同、收取房款等關鍵步驟,還是親自到場為好,至于代辦過戶手續、水電煤過戶等,可以讓中介代為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