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回暖,越來越明顯,地方救市的閘門也越開越大!
【資料圖】
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出現了:
長三角率先動手,劍指曾經嚴苛無比的限售政策。樓市“五限”的最后底線宣告失守。
很有可能,全面放松限售的大潮即將到來。
樓市調控始終從嚴的長三角,開始對限售下手了!
前兩天,江蘇常州發布樓市新政:取消新房2年限售期。商品房只要拿到不動產權證,就可以立馬上市交易。
而早在去年開始,常州先是將4年限售期縮減為2年,緊接著又取消了限購政策和二手房限售政策。
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終于把以前裹得嚴嚴實實的樓市,脫成了現在的一絲不掛。
從此以后,不論哪里的人想在常州買房,來了隨便買,想賣的時候隨時可以賣。
其交易的自由程度,堪比閑魚……
事實上,常州還不是第一個動手的。
在整個長三角,雖然常州是解除限售最為徹底的城市,但是最先看限售不順眼的城市卻是揚州和徐州。
上個月月底,其他城市還在比賽看誰家房貸利率降得更低。
這邊的揚州和徐州直接來了個雙雙“裸奔”,放出的大招個個重磅。
首先是全面取消限購;
其次,兩個城市全都取消了原先的3年限售期,在市區內買第二套新房的,第一套新房有證就能上市交易。
除此之外,徐州還取消了首房首貸的所有貸款條件。
只要你是首房首貸,符合公積金貸款標準,商業貸款無條件貸給你。
說真的,這幾個城市雖然能級上還達不到新一線城市的標準,但是救市的大膽程度足以讓一線城市汗顏。
要知道,這可是取消限售啊!
一般來說,樓市調控最常用,也最管用的工具就是所謂的“五限”。
即限購、限貸、限售、限價以及限商。
這其中,限購、限貸、限價都是作用在買房這一步的,相當于樓市入口的那把鎖。
限商主要作用在公寓。
只有限售政策,是直接決定一個城市住宅流通的命門所在,是卡住了無數炒房客脖子的存在。
也是樓市出口最結實的那把鎖。
現在好了,入口的鎖基本上不管用了,出口的鎖更是直接被卸了。
這也意味著,常州、揚州、徐州這些城市,直接向著所有人門戶洞開。
限售取消,對市場影響有多大?樓市會如開閘放水般,一瀉千里嗎?
這,還真不會。
我給你舉個例子。去年5月份,省會城市哈爾濱一馬當先,全面取消限售。
結果呢?救市沒救成,差點把房價救崩了!
此后,哈爾濱的房價仍然跌跌不休,在下坡路上一去不回頭。
再比如去年年末取消限售的另一個省會城市蘭州,樓市虛得都不敢繼續供應新房了。
去年一整年,蘭州只放出了1070套新房,可即便如此,去化率只有32%……
取消限售,并沒有為這兩座城市的樓市帶來想象中的暖意。可見,市場規律還是在發揮根本作用。
事實上,最直接的影響反而是,這兩座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瞬間激增。
哈爾濱在去年年初取消限售之后,二手房掛牌量很快就從9萬沖到了10萬大關。
蘭州也是一樣,二手房掛牌量從去年年底的2萬多套,飆漲到了如今的3.6萬套……
來源:諸葛找房
3個月的時間,多出來了一萬個賣房人!
要知道,蘭州和哈爾濱的樓市,炒房客的含量還是相對較低的,要是趕上之前跳漲過的城市,效果可能還要嚇人。
比如廣東惠州,在2月底將限售年限從3年縮短到1年,結果二手房掛盤量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增加了1.5萬套。
緊接著就是意料之中的價格踩踏,惠州二手房的掛牌價一路走低。
這一次全面取消限售的城市中,常州的GDP已經高達9550億元,可以說是萬億GDP俱樂部的預備役成員了。
徐州GDP也達到8457億元,實力最弱的揚州GDP也超過了5000億,和哈爾濱、惠州差不多。
但是當我看了常州一周的掛牌量和掛牌價之后……
這熟悉的剪刀差,看來即使是GDP接近萬億的城市,也很難在樓市里找到什么驚喜。
取消限售,并不能直接刺激樓市起飛。
那么,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來了。地方上取消限售的動機是什么呢?
為什么取消限售在這些城市身上,一點作用都沒有?
首先,取消限售的確可以說是樓市松綁的超級大招。
但它的影響是更長遠的。并不是立竿見影,甚至短期內還有反作用。
但隨著時間拉長,效果會慢慢出現,成交量可能出現明顯上升。特別是對基本面出色、經濟實力強、購買力旺盛的發達城市。
比如,去年4月份,蘇州將二手房限售期限由5年縮短為3年。
結果就在5月,蘇州市新房住宅成交量環比上漲50.89%;
到了6月,新房成交量更是達到了1.7萬套,環比上漲209.32,%,同比上漲35.82%,月成交量創下2021年以來新高。
可見,放開限售就像打開一道關鍵閘門,讓水量充足的大河自由流動。
再說直白點,城市的需求和購買力越是充沛,就能發揮這個“大殺器”的作用。
人口也是其中一個關鍵點。人口長期凈流入的城市,更能充分發揮取消限售的作用。
就拿長三角來說,去年常住人口增量在10萬左右的城市,也就是合肥、杭州、南京、蘇州等幾個城市。
而這些城市,如果敢取消限售,估計天都能被捅出個窟窿。
而像這次取消限售的常州,常住人口增量還不足2萬人,徐州的常住人口更是出現了負增長。
購買力不夠,再強的政策,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可以預見的是,取消限售的大潮還會蔓延到更多的二三線城市。
爭了不一定有結果,可不爭一定沒希望。
另外,各地樓市還是要以復蘇為主,而持續的復蘇,還是離不開政策端的暖風。
有用沒用姑且不談,這起碼是個態度。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放開這道樓市最關鍵的底線,對于普通業主和購房者而言,沖擊都是巨大的。
對于業主而言,沒了限售,短期內掛牌量必定暴增,價格必定受影響。
所以開始的一兩個月非必要不賣房,等這波浪潮過去了,價格平穩了,還是抓緊時間考慮置換的事情。
尤其是持有老破小的業主,一定要忍痛割肉,因為取消了限售的城市,未來一定是新房和次新的天下。
其次對于購房者而言,輕易別去這些城市買房。
如果因為工作和生活一定要買,可以優先考慮次新,價格可能會有驚喜。
◎本文作者 | 寧侃侃
2023年,依舊是分化大年。
未來有價值的城市,不超過10%。
關鍵詞: